今天是
天气预报:
兴化东门五帝庙
【发布日期:2011-03-13】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兴化东门明代五帝庙坐落在莆田市镇海街道拱辰村卖花亭桥畔。明嘉靖年间创建,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古代,从莆田旧城东门的镇海门向东,经卖花亭至东门头亭五帝庙,有一条长四百多米、宽六米的古官道。这就是古时从莆田城东门通向沿海的必经之路,至今依然树荫遮蔽,人来攘往。
兴化东门五帝庙坐北朝南,由门埕、过路凉亭、门殿、拜亭、正殿、后殿等组成,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采用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制式。
有史料记载:清嘉庆二十二年东门五帝庙重修一次,清光绪三十四年再次修葺。1939年的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对日实行“焦土政策”,拆除兴化府古城墙。凡长约36公分、宽约26公分、厚约10公分的城墙大方石块,都被用于铺路,东门五帝庙也惨遭破坏。建国以后庙宇无人管理,历经六十年,墙垣圯坏,近几年才由民众集资修缮。
据《五帝经》记载:唐宪宗年间,莆田发生瘟疫,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染疾,民众苦不堪言。天上五帝奉旨降鸾于紫璜山,拯救民生,将石井的井水点化为可治病的仙水,百姓感其恩德,纷纷到正极殿谢拜五帝,讨取仙水。明代,东汾五帝庙分灵至城区,民众在东门建起一座五帝庙,以便就近祷告求灵。每年端午节,是五帝诞辰日,在这几天时间里,地处东门护城河一带的民众行动起来,有的前住灵川东汾求香,有的就近在东门五帝庙中朝拜,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这几日,各乡民众还要组织划龙舟、包粽子等文体活动,即便遇到刮风下雨,民众依然风雨无阻,虔诚之心,令人感动。更有山区和路途远的民众,提早一天就打点行装,准备祭品,组织前来朝拜。每年初四早晨天刚亮,就有各地香客赶到庙前烧第一炷香,祈求平安。每当进香团临庙,往往一人手捧内置香炉的木制小神龛,一人敲锣,一人举庙旗,紧随前行,其他香客鱼贯跟上。迈进正极殿后,排上祭品,焚香礼拜,卜杯抽签,喜捐香钱。有的还要举行隆重的集体诵经仪式,他们整齐跪拜五帝,口诵《五帝宝经》。每年这一天,东门的各乡村还会组织“女子车鼓队”及十番八乐队,夹道迎送。这些天,到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派欢庆节日的气氛。五月初五晚上,东门五帝庙,南关五帝庙都要举行焚化龙舟和凤船,这时现场火光冲天,铳枪轰鸣,欢呼声、锣鼓声连成一片。有的在广场上开演莆仙戏剧,吸引无数人前来观看。
台湾五帝信仰是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才开始传播入岛的。随着大陆人交往和迁台增多,各种神庙包括五帝、瘟神庙宇相继建起。台湾现存规模较大,被称为瘟神总庙的是台南县北门乡代天府,每当渔民出海捕鱼,必然顶礼膜拜。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随着清统一台湾后,五帝信仰伴随着移民开发台湾者的足迹在台南、台中遍地传播。至乾隆末年,台湾共有百座五帝庙。不仅汉族同胞崇奉,甚至山地同胞也纷纷信奉。因此,五帝庙逐渐成为莆台之间友好往来的重要纽带。 (林春德)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