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又名洋城、洋埕。南宋时期,莆田城东的熙宁桥建成后,因该地水陆交通发达、便利,吸引了许多有识之士陆续向兴化平原进发,开辟家园,安居乐业。
阙下十二世裔孙林应之,在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任广东惠州司里,致仕回故里乌石山(今东岩山)下义门后,“视城东十里,有许厚地,有水环绕,宛如腰带,东处有一处二亩之池塘,有幞头(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池之清致,遂迁居其地。编其境曰阳城,立其社曰桂林,东建龙应堂,以镇风神之恶,西创通行庙,以袭乌石山通应庙(在今九五医院内,已废)之香火也”。林应之晚年,于熙春地带创建林氏宗祠以奉祀十二世祖、唐贞元旌表孝子林攒之神位。至此,古阳城初具规模。
今阳城有:楼下、门前、中境、金东、旧新桥、曲尺、西厝头、盘顶、东轿共九个自然村。
阳城自开基以来,繁衍生息境内外阙下林氏有贡元房、中巷房(杜曲房)、按察房(主祭前沟房)、后沟房四大房系,以忠孝传家,光耀一时,遗芳后世。宋时附马之荣,元有双副使之显,明有释褐而膺之宠、祖孙伯侄兄弟皆进士之贵、三凤齐鸣之誉,清有十八举人之盛,民国有一门三才子之美,卓绩斐然,代不乏贵,为莆郡名村。 (林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