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薛令之《灵岩寺》
【发布日期:2009-04-2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薛令之《灵岩寺》

不是题写莆田广化寺的诗

莆田南山广化寺创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是荥阳郑生“以堂居僧像佛,献其居为金仙庵”,隋开皇九年(589),升为“金仙寺”,唐景云二年(711),唐睿宗赐寺名“灵岩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宋太宗赐额“广化寺”,沿用至今。

《全唐诗》(卷215)收录有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的《灵岩寺》诗一首:“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在莆田,经常有人将该诗误认为是薛令之游历莆田南山广化寺所题的诗,并将诗中的草堂误为郑露的“湖山书堂”,显系疏忽失考。

其实,在我国有许多座灵岩寺,如:建于东晋的济南长清灵岩寺、建于北魏的都江堰灵岩寺、建于东晋末的苏州灵岩寺、建于唐开元年间的陕西汉中灵岩寺、建于唐末的福清宏路灵岩寺、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的乐清雁荡山灵岩寺以及南安灵岩寺等等,而薛令之《灵岩寺》则是题写其家乡福安市溪潭镇城山村后灵岩寺的诗,诗中的草堂是指其读书的“灵谷草堂”。

薛令之(683—756),字君珍,号“明月先生”,唐福建道长溪廉村(今福安市溪潭镇廉村高岑)人,唐神龙二年(706)进士,官拜左补阙兼太子侍讲。著有《明月先生集》和《补阙集》,今已佚。《全唐诗》仅收录其《自悼》和《灵岩寺》两首诗。

据《高岑三廉薛氏族谱》载:《灵岩寺》原是古诗《草堂吟》的前四句。其下为:“hellip;hellip;春日溪头垂钓归,花笑莺啼芳草绿。猿鹤寥寥愁转深,携琴独理仙家曲。曲中哀怨谁知妙?子期能识宫庭调。鱼未成龙剑未飞,家贫耽学人多笑。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男儿立志当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自古公候未遇时,萧条长闭山中户。”该诗是少年薛令之在家乡灵岩山筑灵谷草堂苦读十年的写照,用以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唐神龙二年(706),薛令之赴京应试,一举登科,成为福建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唐开元中(713—741),唐玄宗授他左补阙之职,并与诗人贺知章同为太子李亨侍讲。后因太子李亨与奸相李林甫不睦,东宫的官僚们遭到李林甫的排挤,处境艰难。为此,薛令之题写了一首《自悼》诗在墙上,以抒发怨愤。诗云:“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保岁寒?”。据《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幸东宫,见诗大为不满,便在诗旁题:“啄木嘴距长,凤凰羽毛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薛令之心知得罪玄宗,便托病告老还乡,以全晚节。

唐至德元年(756),唐肃宗李亨即位后,下旨召薛令之入朝,可惜他已病故。薛令之一生为官清廉,归隐后生活清贫,肃宗感念恩师的清廉,敕封其家乡为“廉村”,村前小溪为“廉溪”,村后山岭为“廉岭”,并称“三廉”。

唐咸通元年(860),薛令之的后裔将灵谷草堂舍建为灵岩寺,并将薛令之乌纱红袍白面黑顶的塑像供在寺中。该寺历代几经废修,现仅存后殿,为民国初年重修的。《福安县志》中留有清乾隆年间陈从潮撰的《重修灵岩寺记》。 (郑金陵)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