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共建·共融·共成长”——莆田市城厢区困境儿童服务实践与创新探索
【发布日期:2025-08-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强调对特殊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莆田市城厢区作为福建省“福蕾行动计划”的试点区之一,城厢区民政局联合相关部门及莆田市阳光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等社工机构,始终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核心,围绕“福蕾行动计划”十项工程开展多元服务,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社会协同+专业赋能”的困境儿童服务路径,构建了覆盖生活保障、教育支持、心理健康、社会融入等全链条服务体系,进一步守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一、城厢区困境儿童服务实践的核心内容

(一)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夯实服务基础

建立“网格化+大数据”摸排机制,以村(社区)网格为单位,城厢区民政局联合教育、共青团、社工机构等部门和组织,对全区困境儿童开展“地毯式”摸排,建立涵盖孤(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病重残儿童等困境儿童的动态数据库。

将全区困境儿童进行“四色四级”管理,根据儿童风险等级划分红(紧急干预)、橙(重点关注)、黄(常规跟进)、绿(稳定保障)四色,区、镇、村、户四级联动,精准识别困境儿童群体类别,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数据,确保服务响应及时性。

(二)多维保障体系:从生存到发展的全覆盖

1.基本生活兜底提标

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集中供养孤儿月补助达2335元,散居孤儿1891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月补助达1891元(有低保,扣除低保金额补差额);发动爱心企业捐赠款物,为困境儿童及困难学生提供了经济支持。

2.关爱探访与结对帮扶

通过“儿童主任+社工+志愿者”联动,对困境儿童进行每月一探访,结合重要节假日开展关爱活动、走访慰问,为困境儿童提供了学习、生活、食品、御寒衣物等物资,给儿童家庭带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推行3+1”结对帮扶模式,即1名儿童主任、1名社工、1名志愿者结对帮扶1名困境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心理关爱等精准服务,同时征集困境儿童“微心愿”,发动社会力量进行认领实现,形成“定期走访+动态跟踪+资源链接”的全链条关爱机制。


 


3.教育赋能与心理关爱

开展“福彩圆梦·孤儿助学”服务,助力孤儿其完成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学业梦;发动社工、志愿者为困境儿童提供课业辅导、成长引导暖心服务;联合检察院、消防等部门开展法治讲座、消防演练、安全自护等活动,通过法治与安全教育提升儿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健康辅导,为家长及监护人进行亲子能力建设培育,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向监护人、受委托监护人普及法律和育儿知识,督促履行监护职责,通过心理赋能和家长赋能为困境儿童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三)本土化服务创新:文化传承与社会融入

为传统节假日赋能,结合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通过讲习俗、包粽子、猜灯谜等富有当地民俗特色体验,增强儿童文化认同感。

搭建心理支持网络,建立“三师”心理援助队伍(心理咨询师、社工师、教师),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为困境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关注困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运用艺术疗愈的方法使困境儿童充分接触大自然,体验非遗手作、书法、绘画、音乐等内容,建立创作的自信、欣赏艺术的美,从而疗愈困境儿童的心灵创伤,填补儿童内心精神空缺。


二、服务创新模式与核心经验

(一)政社协同的“三联机制”

建立政社协同的关爱联动、阵地联用、发展联动的“三联机制”,为困境儿童搭建安全、成长的防护网。

关爱联动即建立“区--村”三级民政网络,发动社会力量结对帮扶困境儿童,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如居家改造、“图书小屋”、学业辅导等);阵地联用即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社工站、家庭教育实践基地、儿童之家等场所建设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基地、儿童关爱服务室等,形成“1+N”服务矩阵,开展周末兴趣班,惠及儿童超千人;发展联动即联合民政、教育、共青团等部门,推动儿童关爱保护项目服务开展,发动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广泛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效机制。

(二)专业社工的本土化实践

在实践中梳理总结,进行专业输出,如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工作指南》、福建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五社联动”视角下的困境儿童服务体系构建——以莆田市困境儿童服务为例》等课题,不断提升社工专业能力。

积极开展本土人才队伍培养。开展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业务培训,提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管理水平;挖掘各社区网格员、居民骨干等资源,组建本地专业化儿童关爱服务队伍培养壮大本地专业化儿童关爱服务队伍,提升服务能力,推进困境儿童关爱服务。


 

(三)数字化赋能精准服务

搭建智慧平台,开发“儿童关爱服务”小程序,通过大数据分析儿童需求,及时更新关爱探访等服务,动态匹配帮扶资源,如为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实现供需精准对接等。


三、服务成效与社会影响

经过城厢区民政局及相关部门和爱心组织的不懈努力下,在“福蕾行动计划”的专项服务加持下,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社会协同+专业赋能”的困境儿童服务路径,困境儿童生活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亲子关系得到提高,社会力量多元化、参与度高,形成“全民护童”的良好氛围。2025714日,莆田市阳光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主任郭艳代表城厢区“福蕾行动计划”项目在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儿童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 2025年会暨现代化进程中困境儿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会议上做分享,来自高校和一线社工服务机构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交流为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儿童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厢区的实践表明,困境儿童服务需以“儿童为中心”、以“专业为支撑”、以“协同为纽带”。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中国特色儿童福利路径,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社工力量!(城厢区民政局 供稿)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