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以及人之老
【发布日期:2025-07-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曾元沧

 

 

这里就写一件事。事情的一端是九秩在望的我的莆田老母亲,事情的另一端是风华正茂的沪上三大报之一新民晚报总编辑。

春节探亲返沪。上班首日,我正在文新报业集团排版中心跟电脑技术员交接工作,胡劲军总编突然急急地找了过来。

他的目光定定地投在我的脸上,一边拉住我的手,一边用上海话对我低语:“我去了侬个办公室,侬伐了海(不在)。”紧接着问道:“侬个姆妈(你的妈妈)现在哪能(怎么样)啦?”

见我神情有点木木的,一时无明显反应,胡总自表来意:“刚刚读了侬个文章,才晓得她老人家掼(摔倒)伤了,掼得蛮重的,所以来慰问侬,并问候侬个姆妈……”

我思想上零准备,“哦哦”连声,道谢之余,感到不好意思,让总编费心了呀。

新民晚报(前身为首发千古琼章《沁园春·雪》的新民报)是一家没有定义发行边界的报纸,“飞入寻常百姓家”,全国写作名家都乐意为其副刊《夜光杯》撰稿,发行量在全国上规模大报中名列前茅,在美国设立记者站,世界五大洲重大体育赛事,总能看到新民晚报记者的身影,与外界联系密切,常有互动,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来报社主持“曾元沧乡情散文研讨会“,特地从京抵沪的散文学会会长林非在会上作了关于散文创作的主旨演讲……胡总接棒上任时间不长,担子重,压力大,还特地过问属下母亲的伤情,其平易和真诚叫人感动。人间自有真情在,文化人也不例外!……

事不说不明。让我细说从头吧。

那天正逢大年初一,几位亲友上门看望我,阔别多时啦。母亲想上楼帮我接待,孰料在水泥楼梯上打滑摔了下来,当即不省人事。脑侧地上的一摊鲜血,惊呆了所有在场的人……好在镇上华侨医院的医生接讯后及时赶到,经全力抢救,母亲的生命终于脱离了险境。

母亲醒来不久,昏眼微睁,望着我说:“我要回娘家看看,那房子不修恐怕不行啰。同样的话,后来她又说了数遍。声音又低又哑,几乎听不出。

作为儿子的我理解母亲,尽管她从小被送来曾家当童养媳,然而她深知那是生身父母的无奈,并非不爱怜她。母亲还知道,娘家人的生活比婆家这边拮据,所以她自己省吃俭用,时常托人带些钱、物去接济。由于体力不足以支持她远行,不能再回娘家了,心里却始终牵挂着。娘家的房屋虽然破旧,但那毕竟是剪断脐带的地方啊!

事发后的第三天,母亲吊了针体征趋于正常,情绪也比较稳定。我俯身就着床头对她说:“妈,今天我替你走娘家,回来后一五一十将情况告诉你。”母亲嗫嚅着嘴角,没有说话,眼里渗出了泪水……

回上海途中,我难过了一路,想了一路。母亲是为了上楼招呼我的客人才跌成这样的呀!

我遣悲伤和愧疚于笔端,写了《我替母亲回娘家》一文在报上发表。于是,便有了胡总心急火燎寻找我的事,从31楼办公室找到了3楼电脑房……(多年后,在一次文友碰头时偶然聊起母亲摔伤的不幸和胡总关怀的暖心,有人说,行为的输出是以思想共鸣为基础的,胡总从小就非常孝敬母亲,母亲塞进他书包的几颗糖,临出门他会悄悄地放一半回去给母亲。)闻之,我心顷刻洞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植心随行的一种修养。

隔了一阵子,“共鸣”又来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安《美文》杂志转载了我的散文《我替母亲回娘家》。随后,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写母亲的作文比赛。如同“投一石,浪千层”,响应者盛况空前,表明了母爱之伟大。

胡总和我都不曾想到,一篇上海报纸副刊上的文章会产生这么大的连锁效应。他以同事之忧乐为忧乐,把高兴写在脸上,而我对新民晚报平台影响力的感知藏在心底。

噫哦,人类世界所有承恩和报恩的篇章,都源自母亲。弘扬伟大母爱,以及与伟大母爱相关联的嘉言懿行、高尚情愫,像一条无形的超长纽带,把东西南北的人心串连在了一起。其焕发出来的精神,深刻地涌动着,一路凝聚力量,直抵天涯。

时间来到了今年413日,当初关心我母亲的胡劲军总编,以南粤主人翁的身份出现,代表广东省,通过视频邀约青年朋友“选择广东,与时代同行”。其情灼然炽热,其言掷地有声。他是从央视副台长岗位调去的。

我早早叠放好心绪,同步收看了展翅翱翔的南粤视频。不由想道,多少家国情怀、人生气象,尽在纽带的环绕之中。

谨借以上结队文字,答谢所有关心我母亲的大善好人,感恩并铭记着。

 

2025713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