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上半年,莆田罗屿港区铁矿石吞吐量逆势增长,达1276万吨,同比增长18.81%。其中,外贸铁矿石吞吐量1042.78万吨,同比增长17.31%。这是一个震撼的数据,1276万吨铁矿石约需要21.27万节车厢装载,每个车厢连接总长度约3190千米。
1276万吨铁矿石的安全抵达罗屿港区,离不开莆田海事部门的专业保障。该局紧扣市委市政府“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全力支持港口泊位建设和能力提升工程,打造全方位的海事保障体系,助力港口专业化、规模化和能级水平提升。
今年以来,莆田海事局创新推出“快速审批、无需等待,畅通航道、扫清阻碍,智慧监管、安静守护,优质服务、提高效率”的服务举措,提升矿石能源运输和船舶周转效率。该局利用海事政务智慧服务平台,优化口岸许可审批业务,落实“一趟不用跑”“一网通办”“绿色通道”等服务举措,实行进口岸网上24小时审批制,确保口岸审批零拖延。提前计划,组织召开大型船舶通航安全协调会,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并加强与涉海部门执法联动,共开展联合巡航6次,排查碍航等违法行为3起,保持船舶航行水域清爽。通过深入运用智慧海事、无人机等打造铁矿船舶无感监管执法新模式,上半年共计开展无人机巡查96次,有效降低现场检查对船舶装卸生产作业的干扰,提升船舶装卸作业效能。推行罗屿对台中转铁矿石水分极限“一票一检”检测模式,缩短货物装船检测时间,提升码头装卸效率,并推出“莆田岛岸一体化海上交通气象”APP,提供天气预警信息服务,保障铁矿石运输大通道高效畅通,助力提速推进“海上莆田”实现“亿吨大港”目标。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傅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