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是政协履职的生命线。“提案工作就像呵护幼苗,得从源头精心培育。”这已成为莆田政协人的共识。
八届市政协第四十三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的《提案培育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是这场“育苗”行动的“总纲领”,在全省尚属首份。它标志着莆田市政协提案工作从“重数量”向“重质量”“重培育”的深度转变。
“提案工作是政协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全局性、综合性工作,需要各委室、各民主党派团体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共同发力。”市政协主席沈萌芽表示,提案培育是市政协的又一创新举措,要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提案培育工作取得实效,扣好提案工作的第一粒纽扣。
如何让这“第一粒纽扣”扣得更准、更实?市政协今年不断增强提案“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源头把控。
《方案》对提案培育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方法进行了明确,为提案培育规划了清晰路径——选题策划、调研论证、撰写完善、跟踪服务、培树典型,五个阶段环环相扣,形成“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源头闭环。
核心要求是什么?《方案》要求,必须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和民生关切。这意味着,每一份提案的选题,都要像瞄准靶心。《方案》强调,要深入调查研究,挖掘真实数据,组织研讨论证,确保提出的建议不仅“切中要害”,更要具备“落地生根”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八届市政协坚持守正创新、笃行实干,推动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已形成“育—办—展”全链闭环。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和“保护好湄洲岛”重要嘱托,从“市之大事”到“民之关切”,城市噪音治理、智慧交通、中医医疗等民生热点被精准锁定。
“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市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致力于在提高提案质量、增强办理实效方面提质效、创一流;加强对提案工作的领导,把提案工作纳入市政协工作全局统筹谋划,列入党组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的重要议题;沈萌芽主持召开高质量提案推进会、培训会、交办会、委员知情明政会,领衔督办重点提案。
提案培育,不再是关起门来的“笔头功夫”。市政协创新打造“开门办提案”平台,每月在电视台展播专题片。镜头下,提案如何从“纸上”落到实处?市民得以全程见证一份好提案的诞生、办理与成效。16期专题片,生动讲述着委员履职故事,让民主协商的过程变得可视、可感。
好提案离不开好“收成”。市政协坚持提案全生命周期管理:从选题、调研、撰写、提交、立案、交办、协商督办,到“回头看”跟踪、成果转化,全过程指导、监督,确保“提得对、办得好、落得实”。
为了激励委员“多出精品、少提空谈”,市政协将提案质量纳入《政协委员履职管理考核办法》,明确要求“无调研不提案”“提案在精不在多”。每份带着泥土芬芳的提案,正悄然改变着莆田的面貌,助力“和美莆田、共同富裕”新愿景的实现。
提案工作的累累硕果,市政协将其串珠成链、聚势赋能。编辑出版的《感恩奋进——莆田市政协30年木兰溪综合治理提案汇编》,46件提案串联起守护母亲河的政协力量。连续两年编撰的《呼应——莆田市政协提案故事》,100篇故事饱含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生动诠释着委员们“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初心使命。它们让提案从“笔端纸间”变得立体、鲜活、亮丽。
从创新提案培育机制,到打造“开门办提案”平台;从实行委员履职积分制,到完善提案质量评价体系,市政协正以一系列务实创新之举,努力让每一份提案都成为一颗闪亮的珍珠,串起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动人历程,扣紧履职为民的“第一粒纽扣”。
(时报记者 郑育俊 通讯员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