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金小狮”智启莆乡实践队的12名青年学子,走进城厢区灵川镇东进村,将青春足迹印刻在这片承载千年文脉的非遗热土上,用智慧与热情为古老技艺注入新生。
在东进村党委宣传委员詹海伟的带领下,实践队探访了村非遗文化展览馆。展览馆宛如一座时光宝库:泛黄的草鞋、斑斓的戏服、威严的王船静静陈列,以沉默的姿态诉说着绵延千年的生命故事。詹海伟如数家珍的讲解,让沉睡的物件瞬间鲜活——每一道纹路都是先民与自然共生的印记,每一件展品背后都蕴藏着一个鲜活的过往。当目光聚焦于凝聚时光厚度的草鞋时,詹海伟的解说尤为深沉:“一双草鞋,千层稻草,万次搓捻,穿行的是岁月,承载的是生活。老一辈常说,草鞋磨破了可以再编,但编草鞋的手艺断了,就再难续上了。”
展馆中央,皂隶舞非遗传承人詹俊贤为学子们展示了这一古老舞蹈。舞毕,实践队队员对他进行了采访。谈及坚守的意义,詹俊贤说道:“皂隶舞不是静态展品,它是我们村庄的生命脉动,是先辈留下的文化基因。我们传承人,如同时光长河中的守护者,要确保这份文化记忆永续。”青年学子专注记录,镜头闪烁,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是非遗薪火相传的动人篇章。
亲身体验激发了队员们的浓厚兴趣。青年学子林珍妮感叹:“皂隶舞面具真漂亮,颜色图案寓意深刻,以后要多了解传统文化。”实践队队长陈俊峰则表示:“亲身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更深刻理解了保护非遗的重要性。”
此次探访,开启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的深度对话。队员们发挥专业优势,为古老非遗注入新思维:与詹海伟交流视频拍摄技巧,探讨吉祥物的创新设计;年轻观点与传承人经验在碰撞中闪耀出“智启莆乡”的实践火花。
此次实践,是福建高校学子参与非遗保护的生动写照。“金小狮”队员们不仅用脚步丈量了文化的厚度,更以年轻智慧参与了一场文明的接力。 (朱胜 林珍妮 陈俊峰/文 张怡晨 胡伟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