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郑长山:持法为剑,怀爱为盾
【发布日期:2025-05-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郑育俊

 

 

他是一位“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政协委员,也是一位“以法为剑、怀爱为盾”的法律翘楚,更是一位用法律与温情书写人生答卷的公益践行者。

从珞珈山法学殿堂到木兰溪畔的市井街巷,这位总爱在调解时蹦出莆仙俚语的政协委员,用二十四载春秋在法典字缝里栽种春天,书写着对法律与公益的赤诚。

此刻,当我们翻开他的人生篇章,看到的不仅是千余起案件的冷峻记录、一份份沉甸甸的政协提案,也是一个法律人如何将法典的温度酿成醉美的人间烟火气,更是一位政协人如何将履职的高度丈量成万家灯火的幸福标尺。

他就是莆田市政协委员、福建思阳律师事务所主任郑长山,现担任中共莆田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莆田市律师协会副会长。


 

桑梓之情,从珞珈山到木兰溪畔

 

2001年,郑长山从武汉大学法学院毕业,手握法学学士学位的他,本可选择留在高校深造或大城市律所施展才华。然而,他怀揣一颗报效桑梓的赤子之心,毅然回到故乡莆田,加入初创不久的福建思阳律师事务所。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初到莆田,郑长山便深入基层,从民事、经济到刑事案件,他始终秉持“细致入微,追求公正”的原则——

2003年,他代理的一起涉及农民工欠薪案件,凭借精准运用法律条文和深入调查取证,最终为27名工人讨回血汗钱。当事人送来的锦旗上,“正义之剑”四个大字,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辉煌起点。

2019年,郑长山为一个涉嫌参与黑社会组织的被告人辩护,面对被告人家属的绝望,他临危受命,通过抽丝剥茧、专业论证、据理力争,最终在二审中力挽狂澜,使案件得以改判无罪,彰显了司法的公正。

“法律如明灯,照亮公平路。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刑事案件的辩护,实际上辩护的是一个被告人的人生,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命运。”郑长山陷入沉思。

在律所管理上,郑长山倡导“专业化与人性化并重”,推动建立案件研讨制度,要求团队成员“不仅要精通法律条文,更要理解当事人背后的故事”。在他的帮助下,一位因医疗纠纷陷入绝望的母亲不仅获得赔偿,也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希望。

“律师不仅是纠纷的调解者,更是心灵的抚慰者。”这个朴素的信念,已成为思阳律所的执业准则。

 

战疫先锋,跨越三地的爱心接力

 


2020年疫情暴发,郑长山带领思阳律师团队迅速行动,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抗疫征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动人的篇章。

法典化春风,吹散了天空的阴霾。

疫情初期,郑长山组织团队编写疫情防控相关法律知识手册,通过电视台专访、线上直播、社区宣讲等形式,为政府部门、企业、市民提供法律支持,为维护社会秩序提供法律保障;他深入隔离酒店,为工作人员解读“不可抗力”条款,化解合同纠纷;在复工复产现场,他针对租金减免、劳动合同等热点问题答疑解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星轨织锦帛,山海间星夜兼程。

20202月,南平医疗援助队长期在莆田、泉州支持抗疫工作,生活物资告急,道路防控导致物资无法配送。疫情就是命令,郑长山及时发起“莆阳同心抗疫”接力行动,与南平同行、泉州朋友多方协调,异地采购大量生活物资,通过爱心接力将物资送至医务人员所在的隔离酒店;在莆田医学观察点,他带领团队为孩子们捐赠书籍和糕点,为孩子们的感谢信“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所感动。


子夜的灯火,暖了寒夜的褶皱。

“郑律师的早餐,是疫情中最温暖的阳光。”一位护士在朋友圈写道。疫情期间,为了不让抗疫“战士”饿着肚子上“战场”,郑长山联系饭店安排1000份肉包子与美味早餐,嘱咐饭店依照“一个包子一两肉”的标准定制,亲自率领团队送到抗疫一线。

 

文脉传承,莆仙话的温情守护者

 


“莆仙话是乡愁的纽带,是文化的根。”出生在莆田农村的郑长山,莆仙话承载了他童年的记忆。

这位常年穿梭于法庭与公益现场的律师发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年轻一代对本土方言的陌生感日益加深。

20251月,郑长山向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呼吁加强莆仙话的推广与传承,建议成立“方言角”“莆仙话保护联盟”,发起“方言故事我来讲”活动,并组织律师团队通过新闻网站进行方言普法,让老百姓耳目一新。

“法律条文是冰冷的,但普法的方式可以充满温情。”在郑长山看来,方言普法不仅能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更能够通过文化传承增强法治的认同感。

郑长山的提案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让人在乡音里感受到了温暖。  

 

家国情怀,从木兰溪到广阔海洋

 

书生报国志,唯有手中笔做刀。

作为福建省司法厅行政立法咨询顾问组成员,郑长山时刻关注国家立法。202310月至今,他参与执笔的有关立法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有两篇被省政协采用,两篇被全国政协采用。

郑长山提出,随着各国涉海活动范围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加大,我国海洋事务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局面。在国际上普遍重视海洋权益的大环境下,我国亟需尽快制定基础性、纲领性的《船员法》《海洋法》来统领涉海法律法规,提升海洋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能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这两篇信息从国际视野为国家海洋法立法、船员法立法提供极具前瞻性建议,高度契合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战略。

作为民革莆田市委常委,郑长山担任台胞法律事务咨询服务中心主任,践行“法律导航行,公正明智选”,带领团队为台企、台商提供专业法律帮助,为台胞在大陆扎根、发展保驾护航,为两岸融合添砖加瓦。

为国履职、为民请命,是刻进郑长山骨子里的信念。

 

跬步致远,萤火微光聚作满天星

 

在郑长山的带领下,福建思阳律师事务所成为公益事业的标杆。

思阳律所成立30年来,团队坚持捐资助教、帮扶困难学生,并累计开展普法讲座超100场,为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案件200余起。

20234月,福建思阳律师事务所公益典型案例入选由法制日报社、中国政法大学律师研究中心评选的“第二届全国律师公益典型案例”。

郑长山个人也荣誉满身:司法部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福建省优秀社会公益青年律师、福建省优秀少先队志愿辅导员……面对荣誉,他总是淡然处之:“这些荣誉属于团队,属于所有坚守在公益一线的法律人。”

“律师不仅是法律工匠,更应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这是郑长山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分量——在法庭上,他是据理力争的辩护者;在社区里,他是和风细雨的调解员;在灾难面前,他是挺身而出的逆行者。  

“法律是冰冷的条文,但律师应该是有温度的使者。”郑长山的故事,是千万法律工作者的缩影,也是“一壶浓茶夜挑灯,案卷端祥见公平”的写照,更是新时代人民律师以诗性情怀丈量法治温度的生动注脚。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