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开展物理市级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2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单元筑就素养路 数智点亮课堂灯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开展物理市级教研活动






“人间四月春正好,教研赋能正当时。”2025425日,莆田市普通高中第五场物理教学开放周在莆田第二十五中学启幕。

活动以“数智化赋能,构建四新背景高效课堂”为主题,吸引秀屿区各校物理教师、市教研员专家及该校教师齐聚,共同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大单元教学与数智技术的融合路径。

名师领航,解构大单元教学范式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物理组长、秀屿区领衔名师黄梅花开展省级开放性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中期报告,课题组围绕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构建了“理论解析 — 策略建构 — 实践验证”的研究框架,结合知识整合策略、跨学科案例开发、 数智化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在跨学科融合、情境化任务设计、数智技术应用等方面形成特色成果,同时聚焦教师大单元设计能力和实践,强化“教学 — 评价 — 资源”协同机制,针对信息素养培养短板优化数字化资源供给,推动大单元教学从 “形式整合” 走向“深度素养培育”,形成可推广的区域教研范式。

 课题攻坚,剖解素养落地之径

课题组核心成员、教研室主任翁立君汇报省级课题中期成果,并总结课题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以教研共同体破解瓶颈,提炼“大概念引领 — 情境任务驱动 — 数智工具支撑”的课堂模型,通过案例研讨、技术协作等提升教师跨学科融合与数据应用能力,形成可复制的校本经验。

 同题异构数智赋能新课堂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翁国城老师以“结构化建模”见长。通过VR场景模拟秒针转动、摩天轮运行等生活实例,将抽象的线速度方向、角速度等概念可视化,有效突破“运动描述”的理解难点。动态课件实时生成v-ω-r关系曲线,结合皮带传动虚拟实验,引导学生归纳物理量关系,凸显“科学思维”培养的逻辑性与严谨性。

莆田第十一中学黄飞鹏老师以“问题链驱动”出彩,“电风扇与钟表谁转得快” 等生活问题切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比弧长、比角度、比周期”等比较方案,激发认知冲突,彰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依托互联网构建“观察 — 探究 — 建模”探究链,过程性评价贯穿始终,深度践行“科学探究”素养的开放性与实践性。

 专家点评精准把脉课题攻坚

市教研员在点评中指出,两节课以数智化为引擎,推动大单元教学落地生花。翁老师的技术支撑型课堂彰显物理学科的逻辑性与严谨性,黄老师的探究驱动型课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二者均通过情境化任务+数字化工具实现 学生素养的有效培养。

针对课题的中期报告,专家从实践成效、问题诊断、优化路径三方面精准点评,高度肯定课题组的丰硕成果,并建议课题聚焦素养融合技术、建构校本特色和区域共享模式,为课题推进明晰方向。

且乘数智东风劲,深耕课堂育新苗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此次开放周以数智技术为翼,以大单元教学为舟,深耕“四新”背景下的课堂改革,让核心素养在融合创新中落地生根,绽放出更璀璨的育人光芒。

黄梅花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