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奥德赛”轮载运3.85万吨硫酸铵平稳驶离秀屿港口1号泊位,驶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南非。硫酸铵作为耕种的重要化肥之一,市场需求紧俏,莆田海事局积极落实优化营商环境重要举措,靠前服务,高质量服务保障硫酸铵运输船舶安全、高效进出港,持续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农耕生产。
下好服务保障“先手棋”
该局主动作为,提前与港口、货主做好沟通,准确掌握硫酸铵运输船舶的进出港动态和装卸货计划,推动相关单位合理安排船舶进出港;为船舶开辟“绿色通道”,推行“7×24小时不打烊”线上审批服务,优先办理船舶进出口岸等手续,切实提升船舶进出港和在港作业效率,全面提升周转效率,确保船舶到港“零待时”。
打造通航安全“快车道”
眼下正值春耕的关键期,莆田海事局积极推进通航环境治理,定期联合湄洲湾港口发展中心、属地政府、海渔、边检等部门开展海上联合巡航巡查和清障执法活动,整治辖区海上碍航养殖,清理非法养殖渔具,及时消除海上安全隐患,加强对重点通航水域建设的安全保障力度,为船舶进出港营造良好的通航环境。
构建智慧监管“防护网”
科技赋能,该局充分发挥科技优势,集成应用智慧海事系统、VTS、CCTV、无人机空巡及海巡艇现场巡查等手段,加强对硫酸铵运输船舶靠泊码头前沿水域、系靠泊设施及船舶作业情况的监管,掌握船舶实时动态,对船舶动态进行常态化精准监管,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科学应对、高效处置。
秀屿港口是我省内最大的硫酸铵集散中心,大部分货物通过船舶运输出口到东南亚、巴西、土耳其、南非等国家和地区。2024年6月,秀屿港口获得由澳大利亚政府农林渔业部核准颁发的“出口澳大利亚散装化肥供应链一级资质证书”,成为全省首个获批经营“澳肥”出口作业资质的港口。2024年,共有365艘次硫酸铵运输船舶进出秀屿港,硫酸铵吞吐量325.69万吨,同比增长48.74%。今年以来,莆田海事局累计保障104万吨硫酸铵高效运输,同比增长21.2%,刷新港口同期硫酸铵吞吐量纪录。未来,该局将不断提升监管和服务水平,持续主动为航运企业排忧解难,常态化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用实际行动助力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莆田市“亿吨大港”建设注入海事力量。(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张冰婕 张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