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妈祖的容颜
【发布日期:2025-04-2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黄劲

 

▲香港西贡佛堂门天后古庙妈祖像


 

▲台中大甲金华山妈祖文物馆藏红面妈祖坐像

 

 

 

▲澳门妈阁庙妈祖像

 

 

▲台湾云林北港朝天宫妈祖像

 

 

▲台湾彰化鹿港天后宫妈祖像


 

 

▲台湾嘉义新港奉天宫妈祖像

 

 

▲台湾台南大天后宫妈祖像

    

 

妈祖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妈祖文化映照古今、历久弥新,情系五洲、远播四海,不同区域供奉着不同历史时期、用材丰富多样且造型纷繁多姿的妈祖神像。她们都是艺匠和妈祖敬仰者心目中的圣洁形象,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造像艺术的博大精深。

港、澳、台妈祖像面容有粉面、金面、红面、乌面等,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神格,粉面妈祖为得道升天,类同常人肤色,是成仙前的凡间人样,慈祥亲切,具有亲和力。

香港西贡佛堂门天后古庙妈祖像,软身坐姿,肉色面容,略带微笑,头戴冕冠,身着红色龙袍,肩披红色云肩,双手合并放置胸前,胸带串珠。

红面妈祖象征祥瑞吉祥,有关公忠信节义,血性忠勇之喻,与粉面妈祖同样代表着人间妈祖。如台湾彰化永靖乡乾巽宫妈祖神像。

金面妈祖则是天神妈祖的代表,如台北金山慈濩宫、台南开基天后宫、澎湖天后宫等庙宇,其妈祖神像的脸部贴有金箔,因而称为“金面妈祖”,是道佛神祇的象征色彩,表现妈祖的神格尊贵庄严。多为官方设立的庙宇所供奉。譬如,澳门妈阁庙妈祖像,软身坐姿,金色面容,头戴冕冠,身着黄色龙袍,肩披黄色的云肩,双手合并置于胸前。自清代褒封妈祖为“天后”,妈祖的形象也随之发生变化,转变为双手执圭、头戴冕冠的高贵形象。视觉上,要求符合其身份、地位及神格,同时也要汲取民间生活源泉,以符合时代特征的信俗标准。

乌面妈祖,象征妈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有种说法是妈祖长期供奉在船舱,被进香的烟所熏,立庙后便尊崇船中的妈祖模样世代传袭;又一种说法则是乌面妈祖是再现妈祖在海中惩罚水妖救助海难时的面部颜色,表情威严而庄重。乌面妈祖极具特色,一方面保留了慈祥母亲的容貌,另一方面以黑色象征嫉恶如仇,救苦救难。林美容在《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第23页中说:“‘黑脸’代表着旺盛的香火,而台湾人的香火观念,是愈有人愈灵,愈灵愈有人拜,‘人气’与‘香火’之间有循环与互相支援的关系。”

台湾云林北港朝天宫妈祖像,软身坐姿,乌面妈祖,面带微笑,头带银色冕冠,冠顶为两层,身着红色龙袍,龙袍下端有一段绿色绣布,披珠编的云肩,胸挂银锁和玉佩,银锁上标有“湄洲开光妈祖”字样,双手摆放龙椅两侧,无执圭。

台湾彰化鹿港天后宫妈祖像,软身坐姿,乌面妈祖,面带微笑,头戴冕冠,冠两侧雕有凤的造型图案,冕冠与头部为同一块木材,双手执圭,身着黄色龙袍,外披黄色霞帔。

台湾嘉义新港奉天宫妈祖像,软身坐姿,乌面妈祖,头戴九旒冕冠,冠顶为两层,身着黄色龙袍,肩披黄色云肩,双手执圭。

台湾南部多供奉乌面妈祖,如台南大天后宫乌面妈祖,软身坐姿,面部丰满慈祥,头戴冕冠,身着红色龙袍,外披红色霞帔,帔上绣有龙凤、牡丹图案,胸佩带龙凤银锁,双手合并放置胸前,以彰显宫庙特色。

“乌面妈”主要来自福建惠安崇武的“三妈”,史称“乌面三妈”。正如《文化妈祖:台湾妈祖信仰研究论文集》第73页中所写:“台湾的妈祖信仰中另外有一种现象,即喜好黑面妈祖,认为‘黑面妈祖’因日久月长,信徒膜拜的香烟熏黑,所以又老又灵验,是有年代的妈祖,所以越黑,表示年代越久远,神像越老,寺庙越悠久,也越有灵力。这是因年代所呈现出来的‘物理时间’,日子一天一天累积的时间,黑面妈祖的灵力是因物理时间久远而决定的权威。”泉州天后宫镇殿妈祖,头戴凤冠、身穿龙袍、手持宝圭之庄严雍容圣像,是各地妈祖庙镇殿妈的典范。庄小芳在《闽台“黑面妈祖”信仰的起因解析及文化意涵初探》一文中指出:“而在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调查中,在闽台民间妈祖庙供奉妈祖的传统中,镇殿的妈祖常是硬身和粉(红)脸的,而且是相对大尊的,而出巡的妈祖则常为软身和黑脸的,并且是相对小尊的,如此,明清以来跟随着海船,成为‘船仔妈’的,也就通常会是‘黑脸妈’,这或许还源于在莫测的海洋中,人们相信‘黑脸’妈祖更具有威慑力和灵力。”相对而言,白色面容的妈祖像比较少见。

综上所述,妈祖圣像脸部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象征。这些形象极大丰富了妈祖文化的内涵。妈祖圣像已成为纪念性的视觉符号,在妈祖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妈祖神像容颜,反映出当地妈祖敬仰者心目中最美好的女神形象。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