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民盟莆田市委会:数字化赋能非遗 焕发文旅新活态
【发布日期:2024-04-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施清芳代表民盟莆田市委会发言

 

“在数字经济的今天,如何让传统非遗文化技艺与数字科技相结合,打造‘数字+非遗+文旅’新活态模式,已成为推动地方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市政协常委、民盟莆田市委会主委施清芳代表民盟莆田市委会作《数字化赋能非遗,焕发文旅新活态》发言。

据统计,全市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10项、省级63项、市级330项。有11名国家级、81名省级和520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施清芳说,为激发非遗资源价值,加持“四大经济”中的文旅经济发展,通过调研发现,在数字赋能非遗方面,有四个方面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是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公共数字文化平台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融合度不够。二是宣传展现形式单一。在展示“非遗”方面,数字化手段程度不高。三是产业链缺乏特色创新。文创产品特色不明显,同质化严重,导致“数字化+非遗+旅游”辐射功能不足。四是专业人才匮乏。非遗传承人整体年龄偏大,专业性人才匮乏。

为此,施清芳建议:

创建数据链条,开启非遗数字管理新模式。利用“端、边、云、网、智”新技术作支撑,实现对非遗资源的数字化采集、网络化传输、信息化提取、智能化应用等。注重统一数字化标准和应用规范,规范非遗资源全链条化管理,充分激发基层数字化改革创新活力。

创新服务供给,打造非遗亲民文化新形态。聚焦非遗关键领域,推动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上线。将非遗文化符号与热门、新兴的网络文学等多元素融合,打造全新非遗文化IP。利用既有的公共文化场馆、非遗体验中心等,推动非遗馆藏资源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并提供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非遗文化个性化场景。

重塑消费场景,激发非遗经济新活力。创建数字化非遗品牌,探索开发非遗数字藏品,实现线上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与电商企业合作,选取重要时间节点开设“非遗消费季”专场,趣味推介非遗创意商品,挖掘文旅消费新动能。

狠抓发掘培育,提升非遗人才队伍新面貌。发挥非遗传承人的名师效应,通过“传帮带”,促进非遗传承可持续发展。打造非遗传承平台,培育特色品牌产品。开发非遗旅游项目,将丰富的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非遗”焕发新光彩,开辟莆田文旅融合新征程、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时报记者 郑育俊)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