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南阳天妃庙
【发布日期:2024-03-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朱合浦

 

 

315日中午,我的同事、厦门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程玲去河南南阳出差,在南阳博物馆的陈列中意外看到一座南阳天妃庙的缩微景观,下面还配有几句说明文字。她很兴奋,知道我一直在关注和从事妈祖文化工作,于是立即拍照发给我。

我感谢程玲为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随即翻看我自己主编的《湄洲妈祖志》,在《文物》一章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找到“南阳天妃庙”。当时限于手头资料缺乏,因此只在这一条目下面简单写了一句:位于南阳市南关新街。如今有了程玲发来的照片,引发我想仔细说说这座北方内陆地区著名妈祖庙的兴趣。

我想先请程玲就地搜集与南阳天妃庙相关的资料。程玲回答:“刚问了博物馆的人,资料都在古建所,馆里只有这个模型。我这次当了回‘特种兵’,昨夜到南阳,看下博物馆,下午就得离开了。以后若跟南阳做交流展,届时再去实地考察。”

程玲来去匆匆,无法替我去做实地考察,这完全可以理解。好在如今网上有很多资料可供搜索,于是我利用百度搜索了几篇文章,然后综合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一、南阳天妃庙的历史。

从南阳天妃庙庙名中的“天妃”二字,我以为它的肇建时间一定是在“天后”封号出现之前,也就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之前。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资料记载,南阳天妃庙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系由清代河南南镇副将莆田人陈斌倡建,南阳当时各地的军政要员、商民共同参与捐资修建;清嘉庆四年(1799)重修;清光绪十年(1884),又进行一次比较大的重修。庙里现存两通与光绪重修相关的老石碑,一通是重修纪事碑,一通是捐款碑,记载了重修时捐钱人名及数额。至于为什么在妈祖褒封为“天后”之后肇建的庙,不称“天后宫”而仍称“天妃庙”,我只能存疑。

南阳天妃庙原规模较大,从庙门向南有大戏楼,再向南是新街,过街是三皇庙,还有左右厢房。可是在冯玉祥主政河南时,南阳天妃庙被改为学校,多年以后又被织染厂、南阳职工学校等单位占据。

南阳天妃庙系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南阳天妃庙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茶道”申遗项目遗产点。

二、南阳天妃庙与白河的关系。

从地图上看,南阳地处河南省的西南部,在这里建一座妈祖庙肯定有十分特殊的原因。因为妈祖是海神,绝大多数奉祀海神的妈祖庙都建在沿海(包括江河)的港口或海岛上,而像南阳天妃庙这样的内地妈祖庙属于异数,如湖南芷江天后宫、贵州镇远天后宫,以及闽西山区的400多座妈祖庙。不过,以上这些妈祖庙都跟水运发达相关,妈祖庙前必有一条水运发达的江河:湖南芷江天后宫前面有一条沅水河;贵州镇远天后宫前面有一条舞阳河;闽西妈祖庙前面有一条汀江……以此类推,南阳天妃庙前面必有一条水运发达的江河,是的,就是河南最著名的内河——白河。可以说,南阳天妃庙与白河紧密相连,一兴俱兴!

白河的发源地位于河南省白河镇攻离山,流经嵩县、南召县、方城县、宛城区、南阳市区、卧龙区和新野县等地,最终流入的是湖北的汉江,这很像闽西的汀江被宋慈打通,注入广东潮州的韩江。在向南流经的过程中,白河的水量逐渐增大,不仅为河南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也促进了沿岸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据资料描述,在水运发达的明清时期,白河上船只往来如梭,运输的货物种类繁多,包括粮食、棉花、茶叶等大宗商品,以及丝绸、布匹等手工艺品。沿岸的码头和市集也随之繁荣起来,商贾云集,贸易兴隆。这种盛况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河南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

南阳天妃庙就建在白河岸边,由于白河水运的发达,天妃庙应运而生,天妃娘娘成为护佑水运平安的重要神祇。在过去,白河边的这座妈祖庙不仅为过往船只提供了精神寄托,同时也成为了白河水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南阳天妃庙与白河两者的结合,是河南水运文化和历史传承的见证者和守护者。

三、南阳天妃庙的现状。

据我看,南阳天妃庙的现状不容乐观。如前所述,解放前在冯玉祥主政河南时,南阳天妃庙被改为学校,解放以后又被织染厂、南阳职工学校等单位占据。有一段时期,南阳天妃庙受到致命的伤害,目前几近荒芜。

好在南阳天妃庙还留有一些旧建筑,好在河南省博物院的专家们对该庙的历史遗存十分关注。河南省博物院专家杜启明曾评价:“这座天妃庙十分重要。我在内陆跑了很多省,都没有见到妈祖庙,我认为它可称为内陆最北的妈祖庙。”另外一位关注者说:“能见证南阳水运的文物就快没了,南寨门没了,水门没了,小水门就剩一个券门立着。再加上这座残得厉害的天妃庙,白河水运,留给我们的线索不多了。”而最新的例子是我的同事程玲在南阳博物馆看到的南阳天妃庙微缩景观,说明南阳文博界对天妃庙有较大的关注度。以上这些都让我对南阳天妃庙的修复重建充满信心。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