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为家乡而歌,为自己而画——评张向阳水墨长卷《木兰春潮》及其他
【发布日期:2024-01-3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林公翔




福建的莆田,自古就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

有一则关于莆田的形象广告:“香火弥漫的神祇,是她的标志;莲花环列的九华山,是她的浪漫;贯穿全城的木兰溪,是她的包容;大隐于市的广化寺,是她的禅意;鲜香味浓的一碗卤面,是她的热情。”兴化平原本是一片汪洋,一涓溪水穿山越谷,汇聚了数百条小溪,形成了短促而澎湃的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浪在此相遇,携带的泥沙堆积成了一片滩涂,她就是莆田。距离木兰溪入海口约25公里处,一座200多米长、形如钢琴的拦河坝——木兰陂,那是莆田溪海相通,沧海变桑田,上演了绵绵不断千年的治水故事。所谓“西有都江堰,东有木兰陂”。

莆田山川毓秀,素有“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之风尚。历史上有过“科甲冠八闽”的鼎盛时期,涌现出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位宰相、15位莆籍两院院士。

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而对于生于斯、长于斯,抚摸过这里千年前的砖瓦、长久呼吸这里弥漫在空气里未曾散去的书卷气息,天天品尝这座城市最独特的古早味道的画家张向阳来说,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家乡的山山水水再合适不过。

张向阳就出生在木兰溪边,他的老家离木兰陂不远,他童年的梦乡,经常回荡着轰鸣的木兰春潮。而汇聚了他巨大心血的扛鼎之作,高一米、宽二十米长卷,名字就叫《木兰春潮》。在张向阳的画室,我看到了这幅长卷作品以及它的草图、墨稿、局部图等,这是一幅精心打造的恢弘画卷。《木兰春潮》长卷,从表面看是一幅山水画,但透过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不仅仅是一幅简单的山水画,而是着力表现青山绿水间莆田深厚的人文、莆田古老与现代的交融、莆田迈向未来的铿锵的跫音。正如张向阳自己在创作札记中写道:“我在作品中着力刻画了木兰陂上下和兴化古城一带风光,尤其是如打鱼、修龙舟、游玩、社戏以及街市买卖、田间劳作等人文景观,即便在南北洋平原的马路和田间小道上也穿插了不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场景。在体现人间烟火味的同时,也是追求‘人民’与‘江山’和谐共存之‘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

在我看来,《木兰春潮》首先是一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艺术品格的力作。

张向阳是一位多面手,特别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上尤显功夫。他的作品以描绘人物形象见长,但又兼及其他题材作品的创作。一位画家在绘画上的成就,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对具体形象敏感的天赋,由勤奋学习、磨练而获得的造型基本功以及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修养。我觉得张向阳都基本具备。他的作品《永远的妈髻》《东南风》等,人物形象突出,造型丰富得当,主次详略有序,色彩厚重独特。长期的笔墨实践,使张向阳懂得,作为画家,只有用形象的语言才能表现他对自然、对人生的体会和感受,表现自己内心的感情。这形象的语言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由不同的艺术符号组成。大体上说,有具象和抽象的语言两种。但是,在具体的艺术家手里,这两种语言的选择与运用,必须根据自己的性情、兴趣、修养和爱好,根据特定创作的需要而决定。而创作的动力则应该是来自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来自由此产生的激情与灵感,而不能靠主观的杜撰和臆造。在《木兰春潮》中,张向阳选择了写生性的创作手段展开创作,即在学习古人意象造境的基础上,捕捉现实生活的鲜活感,并挖掘现代彩墨语言的表现空间。

可以说,木兰溪是《木兰春潮》长卷的灵魂,她贯穿了整幅作品;可以说,木兰溪养育了张向阳,他从小到大目睹了木兰溪两岸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因为如此,在《木兰春潮》中,他着力刻画木兰陂上下乃至兴化古城富有文化底蕴又别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在“南北洋平原”及城区周边,除了壶山兰水荔林水乡的表现之外,以此起彼伏的工地吊装装置象征性地暗示莆阳大地蓬勃发展的景象,努力营造莆田人民在波澜壮阔的改革潮头“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英姿,打造木兰溪这片青山绿水的天地并与之和谐共存的美好画卷,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是一件具有清新艺术风格的力作。

其次,《木兰春潮》是一幅穷笔墨之微奥,师造化于万象的全景式艺术画卷。



《木兰春潮》长二十米,波澜壮阔,气势恢宏,是莆田母亲河的生动写照。这是一幅春潮涌动的记载莆阳大地如何从朴素的乡村向现代化都市华丽转身的生动图卷,这也是一幅记载古老乡愁和故乡情思的民俗风情图,它囊括了历史、人文、地理、文化、民俗、现代生活,是一幅充满浓厚乡土气息的艺术画卷。作品围绕母亲河的木兰陂春来潮涨时上下游溪水和海水交接时的“春潮”为焦点,一边以壶公山为“火车头”展开创作,将莆田市的城区及南北洋平原,乃至延绵而来的木兰山、三紫山、凤凰山、天马山、九华山、囊山等连绵群峰全部写于长卷中。另一边木兰溪则向南洋平原蜿蜒而去,在涵江黄石之间的宁海桥进入兴化湾。近观,《木兰春潮》采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将高脚架、莆田西高速路、高铁、市博物馆、莆田学院新校区等新的具象安插其中,虚虚实实,春潮涌动,展现了莆阳大地兴旺发达、蓬勃发展的崭新的景象。整幅长卷作品笔墨精良,全景式铺开,高山大岭,层峦叠嶂,顶天立地,木兰陂渠、鱼塘大开大阖,气势雄浑,变化万端。古老与现代,昨天与今天,无不传递出画家借写丘壑之景,抒发旷达胸怀的心境,给人带来崇美壮阔的视觉享受。当然,如果没有搜遍名山打草稿的写实历练,怎能以如此浑厚的功力绘出如许生机盎然的鸿篇巨制呢?可以说,作者用他放怀于千里之外,得意于山水之间的感悟,绘出了清新瑰丽的莆阳大地的大美画卷,奏出了锦绣山河的艺术交响。

第三,《木兰春潮》是一幅探寻当代人精神家园,注重艺术性、时代性和个性的佳作。

对《木兰春潮》的构思与创作,张向阳如数家珍。几乎所有的莆田历史人文景点都被张向阳囊括其中。从木兰陂、倒虹吸管、忠明堂、山牌小学、山牌渡槽,到莆田西高速路、后角隧道、林龙江墓、钟潭瀑布、六部桥、广化寺、释迦文佛塔、南山松柏、凤凰山、石室岩寺以及已消失的北濑飞泉。当然还有东圳水库,这是莆田人的大水缸。龟山寺以及龟山寺前一排整齐的石塔。还有濑溪桥、将军山、龙泉庙,城区的哲理中学以及莆田学院。这些是留下张向阳儿时和青春记忆的地方。古谯楼、老城区、文献名邦坊,鳞次栉比的老屋,屋门的白额春联。还有哲理钟楼、三清殿,砺青中学、梅峰寺,东岩山、报恩寺塔、延寿古桥,沿线绵延的荔林水乡。南少林,紫霄山,紫霄怪石,连理树,是必不可少的。木兰溪水流经之处,有众多的古桥。还有壶公山,湄洲岛以及妈祖雕像。文甲码头、五侯山、兴化湾、宁海桥,涵江东方廿五坎,雁阵塔。木兰溪养育了莆田儿女,木兰溪水奔流入海。这是莆田人的精神返乡,也是莆田人的光荣与梦想。

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都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剧,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住在都市的人与生活在田园里的人拥有不一样的人生,都市和田园成为一对耐人寻味的词汇,它们既代表着人类生存的两种家园,又蕴藏着不一样的精神内涵。都市汇聚着大量的人口和丰富的物质财富,快节奏、高效率是人们生活的常态;但都市往往也意味繁华与喧嚣、隔膜与疏离。与之相对的是,乡村总是笼罩着田园牧歌式的诗情画意。从古至今,田园生活为画家提供着丰富的艺术创作素材。正是因为新的生态激发了张向阳对精神家园的探寻。他用生动的笔墨描绘自己生活的乡邦独有的风情,表达自己的人文关怀,在笔墨中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家园。在长卷中,景与人、古物与文化、人与各种活动被巧妙地链接在一起,全图虚实相生,既有情节上的跌宕起伏,也有平缓的故事梳理,艺术的个性语言特征鲜明。

艺术家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为时代而画,为历史而画。《木兰春潮》其实就是为时代、为历史而交出的一份美丽画卷。它始于偶然,一次偶然的参与,使《木兰春潮》成为福建省文艺发展专项基金扶持项目,从而使这幅20米的长卷为世人所认识,所喜爱,所欣赏。张向阳的网名叫“木兰墨子”,可见他对木兰溪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他的绘画有着扎实的功力、新奇的构图、绚丽的色彩、娴熟的技巧,中国画所有的元素在《木兰春潮》中得到了较为完美的体现。当前的艺术创作往往缺少内含的张力和淳厚,其最重要的原因是艺术家脱离了对大自然的感悟,缺少了用自己的心灵与自然虔诚对话的勇气所致。而张向阳却努力走近这奇妙自然的深处,他专注于家乡题材不是为了猎奇,也不是出于形式美感的目的,而是为歌颂这个伟大的时代、记录莆阳大地深厚的历史所驱使。

张向阳曾师从著名人物画家袁武先生。在袁武看来,绘画是为了承担某种社会责任,而不是为了“好玩”;生活本身的壮丽与博大常常比艺术更有力量;描绘生活真实、表现人的伟大精神,比追求现代形式和手法更重要;笔墨的意义在于生动准确地表现对象,而不是它自身的独立和趣味。这些观念,都对张向阳有重大的影响。

重要的是,《木兰春潮》以及张向阳的许多水墨人物画作品多多少少受到老师袁武写实画法风格影响的同时,注入了自己的理解与个性,他总是力求赋予自己的人物以厚重的性格和粗粝的情感,从而赢得鲜明的个性与当代性。诚如袁武先生对张向阳《木兰春潮》的评价:“这幅集人文气息与地域风光融为一体的壮丽画卷,再一次展示了向阳成熟高超的艺术表现才能和创造力,在探求现实题材与传统绘画相结合的表现上具有非常意义。对于向阳的艺术创作来说,这是一个工程,是向阳多年艺术创作的一次检验。他完成得很好,不仅有艺术创作的高度,更是对家乡真挚情怀的奉献。”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背倚“福建中脊”的戴云山脉,面向台湾海峡,一条木兰溪,发于仙游,奔流入海,贯穿整个莆田。自成一体的水上交通体系,得以保留莆田自成一派的独特文化。

为家乡而放歌,为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而自豪,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探寻源源活水,从这个意义上说,《木兰春潮》向世人展示了一座可感可触的城市的历史文脉与现代风采,同时,也是一个精神守望者的艺术叙事。

2024127日写于意园

 

(本文作者为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编审、教授)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