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宋代泉州的莆籍郡守
【发布日期:2023-11-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林祖泉

 

 

自宋代起,福建成为全国15个行政单位之一,称“福建路”,泉州则为八闽之一州。《宋史·地理志》云:“太平兴国三年(978),陈洪进献地,得泉州。”辖晋江、南安、惠安、永春、德化、安溪、同安等7个县。

史志载,自太平兴国三年(978)至宝祐六年(1258)的280年间,担任泉州郡守的莆田籍(时称兴化军,辖莆田、仙游、兴化3个县)官员就有24人,其中陈靖、蔡襄、陈觉民、方天若、林枅5人两度知泉州。在这些莆籍郡守当中,有官至宰辅、忠国惠民的,有善政清廉、治理甚明的,有重农爱民、郡人德之的,有著书立说、留名青史的,也有颇具争议,任职不清的。

1. 陈文显,字仲达,陈洪进之子,兴化军仙游县人。民国《泉州府志》卷二十六载:“陈文显,洪进子。太平兴国间权知军州事。”《宋史》也云:“洪进归朝,授文显为通州团练使、知泉州。未几,代还。时太宗征太原,朝于行在。”

2. 陈靖,字道卿,兴化军莆田县人。以父补官,历任德化县尉、阳翟县簿、秘书丞、直史馆、太常博士、婺州知州、刑部员外郎、度支判官、京畿均田使、淮南转运副使、河南转运使、潭州知州,京西、京东转运使,泉州知州等职。

民国《泉州府志》卷二十六载:“大中祥符七年(1014)任。九年改知越州。”后以兵部郎中、直史馆知越州兼两浙东路安抚使,又任太仆卿、集贤院学士知建州。民国《泉州府志》卷二十六又载:“陈靖,天禧五年(1021)再任。乾兴元年(1022)改守秘书监致仕。”天圣三年(1025),进颍川郡开国伯,卒年七十八。赠尚书左仆射。道光《晋江县志》卷三十四评他:“太宗、真宗朝屡议均田,三司使阻之,不果行。大中祥符、天禧间累官知泉州,重农爱民,郡人德之。”

3. 叶宾,字虞卿,兴化军仙游县人。景德二年(1005)李迪榜进士,历任海阳县簿、桂阳知县、广州节度推官、建州节度掌书记、都官员外郎、南剑州通判、泉州知州等职。道光《晋江县志》卷三十四载:“天圣六年(1028)知泉州,治理甚明。尝临印南安县,有盗截牛舌者,其主以闻,阳为叱去,阴令屠之,即有告屠牛者。(叶)宾谓曰:‘截牛舌者汝也。’讯之,果服。”

4. 方慎言,字应之,兴化军莆田县人。咸平三年陈尧咨榜进士,历任信丰、兰溪知县,福州通判、太常博士,建州、泉州、徐州通判,达州知州、屯田员外郎、殿中丞、侍御史、权三司户部判官、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广南东路转运副使、泉州知州等职。

民国《泉州府志》卷二十六载:“方慎言,(天圣)九年(1031)任。”在任期间,政绩如何?《兴化府志》卷三十六是这样记载的:“请便郡,知泉州。岁饥,大发官廪以贷民,又奏免丁税,全活者众。父老相泣曰:‘微方公,我辈无以生,又何有子孙哉?’自是生子多以‘方儿’名。”后又任工、刑、兵三部郎中,两浙转运使、潭州知州、谏议大夫、广州知州,卒赠开府仪同三司。

5. 蔡襄,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人。天圣八年(1030 )王拱辰榜甲科进士,历任漳州军事判官、西京留守推官、著作佐郎、馆阁校勘、直史馆、兼修起居注、福州知州、福建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开封知府、泉州知州等职。

《仙溪志》卷四载:“至和二年(1055)二月,以枢密直学士知泉州,徙知福州。”《三山志》卷二十二也云:“嘉祐元年(1056)八月,(蔡)襄以枢密直学士、礼部郎中自泉州移知(福州)。” 初任郡守,时间不长。《仙溪志》卷四又载:“(嘉祐)三年(1058)五月,再知泉州。五年(1060),召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二度任职,政绩显著。道光《晋江县志》卷三十四载:“至和、嘉祐间两知泉州,威惠兼行,民畏而爱之。州之东有万安渡,涉海而济,往来畏其险。(蔡)襄立石为梁,长三百六十丈,种砺于礎以为固,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泉人刻碑记德,立祠祀焉。祠在桥南,今犹存。”后官至端明殿学士知杭州。卒年五十六。赠吏部侍郎,谥忠惠。

6. 陈觉民,字达野,兴化军仙游县人。熙宁九年(1076)徐铎榜进士,历任建阳知县、宗正丞,漳州、建州知州,福建转运判官,福州、泉州知州等职。民国《泉州府志》卷二十六载:“陈觉民,(崇宁)五年(1106)任。大观二年(1108)正月兼本路兵马都监,六月除本路提刑。”

任职期间,治理郡事如何?《仙溪志》卷四这样记载:“起知泉州。时有司建言欲榷六郡酤,朝廷下去奏,公陈五不可,且移书约他郡使同之,事遂寝。寻本路提点刑狱兼三路都转运使,兼提举河渠。以太夫人年九十九,奉母莅政于家,人皆荣之。复知泉州,以右文殿修撰知广州,所至有风力。两为乡部使者,凡过郡、邑,未尝与僚属妄交一谈,人甚惮之。卒,官至中奉大夫。有文集若干卷。陈谏议瓘状其行。”

7. 方天若,字彦稽,兴化军莆田县人。绍圣四年(1097)何昌言榜进士,历任漳州节度推官、秘书省正字、越州观察推官、校书郎、史馆编修、无为知军、提举两浙东路、泉州通判、提举两浙常平、福建转运判官、湖南运使、泉州知州等职。

《宋会要辑稿·选举》载:“政和六年(1116)四月八日,朝奉郎、秘书少监方天若为右文殿修撰、知泉州。”道光《晋江县志》卷二十八却云:“方天若,(任职)年月无考。”赴任不久,“丁母忧。服除,改任京西转运使。升著作郎兼国史编修官,迁秘书少监。改右文殿修撰,(再)知泉州,未行,致仕。”

8. 苏烨,字天宠,兴化军莆田县人。元符三年(1100)季釜榜进士,历任太学录、博士,提举成都、淮东学事,国子司业、太常少卿、太子左谕德、泉州知州等职。《宋会要辑稿·选举》载:“政和六年(1116)六月九日,朝奉大夫、秘书监苏烨为右文殿修撰、知泉州。”后任建州知州、顺昌知府、礼部侍郎、太中大夫,官至徽猷阁待制。

9. 蔡橚,字子强,兴化军仙游县人。大观三年(1109)贾安宅榜进士,历任朝奉郎、直秘阁、知泉州等职。民国《福建通志》总卷二十六载:“宣和间任泉州市舶,旋改知泉州。”《兴化府志》卷四十一也云:“(蔡)橚为政得(蔡)襄之家法,人谓有祖风烈。祖母白首康强,父绿发休官。泉距莆四舍许,安舆往来,奉养珍厚,人咸荣之。官至朝奉大夫。”

10. 林之平,字国衡,兴化军莆田县人。崇宁五年(1106)蔡嶷榜进士,历任婺洲、颖昌、陈洲教授,邵武军录事参军、监察御史,福建路、广南路招募使,朝散大夫、左司员外郎、直龙图阁,温州、泉州知州等职。道光《晋江县志》卷二十八载:“(绍兴)二年(1132)四月任,兼福建路兵马鈐辖。闰四月致仕。”《兴化府志》卷三十六也云:“上念其功,特授泉州,卒于官。终左朝请大夫。”

11. 林大鼐,字梅卿,兴化军莆田县人。绍兴五年(1135)汪应辰榜进士。历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秘书省校勘书籍官、太常寺丞、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兼侍讲、权吏部尚书、泉州知州等职。道光《晋江县志》卷二十八载:“(绍兴)二十三年(1153)任。”《兴化府志》卷四十四也云:“(秦)桧以高宗且属意大鼐,亦颇忌之。间一岁,遂出知泉州。丁外艰,服除,以左朝散郎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官。寻卒,年五十八。”

12. 陈俊卿(1113-1186),字应求,兴化军莆田县人。绍兴八年(1138)黄公度榜进士第二(榜眼),历任泉州观察推官、南外睦宗院教授、南剑州通判、著作佐郎兼王府教授、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权兵部侍郎、中书舍人、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礼部侍郎、泉州知州等职。

道光《晋江县志》卷三十四载:“隆兴二年(1164),陈俊卿以宝文阁待制知泉州。”其任职时间不长。后任建宁知府、吏部尚书、同知枢密院事,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宰相)。以少师魏国公致仕,卒年七十四,赠太保,谥正献。

13. 林枅,字子方,兴化军莆田县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赵逵榜进士,历任闽县主簿、福清县丞、漳州分曹录事参军、秘书省正字、信州知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广东、江西转运判官,泉州知州等职。

道光《晋江县志》卷三十四载:“淳熙十二年(1185),林枅知泉州。”《兴化府志》卷三十七也云:“会泉州缺守臣,孝宗于班簿中求一风力之士补之,遂以授(林)枅。泉(州)为会府,讼牒盈庭,剖决无留。举行荒政,条其病民者划之。立三贤堂,祀姜臣相、秦隐君、欧阳四门。召除直秘阁、福建路转运判官,……有旨兼领泉州。”后任吏部郎中、直焕章阁、江东转运副使、庆元知府,以直徽猷阁知福州,卒于任上,年六十三。

14. 傅淇,字元瞻,兴化军仙游县人。绍兴三十年(1160)梁克家榜进士,历任潮阳县尉,平阳知县、中书门下检正诸房事、宗正少卿,浙东、浙西提刑,直龙图阁、宁国知府、泉州知州等职。

道光《晋江县志》卷二十八载:“傅淇,仙游人。(淳熙)十四年(1187)任。”《兴化府志》卷四十也云:“(傅)淇以母老,乐闽中。力请便郡归养,遂易知泉州。寻丁母忧。服除,无复士进意。”后任广西提刑、温州知州,卒赠中奉大夫、直龙图阁、莆田开国县男。

15. 方铨,字平叔,兴化军兴化县人。淳熙二年(1175)詹骙榜进士,历任怀安知县、湖南提刑司干办公事,宗正寺丞、泉州知州等职。道光《晋江县志》卷二十八载:“方铨,(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任,十二月罢。”《兴化府志》卷三十七亦云:“官至朝请大夫,直宝谟阁,大理少卿。善诗文,迁居于城左之提茶坊。”

16. 宋均,字茂洪,兴化军莆田县人。绍熙四年(1193)陈亮榜进士,历任晋江县尉,荆门军、广德军签判,南海知县、饶州通判,太府寺簿、严州知州、左曹郎官、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司农少卿、泉州知州等职。

道光《晋江县志》卷二十八载:“嘉定十二年(1219)任。”《兴化府志》卷三十七也云:“以朝奉大夫直敷文阁、知泉州。……(宋)钧手疏乞泉与四州从初赋。从之。创局讲荒政,乞借拔椿积,及通放平江粜舟,小商货本,巨家劝分,而米大集,斟酌便宜,分等粜济;幼荐乳疾与医,道恙者,续粥药,所活万计。除海苔、蛎房、葵叶、盐鲑等税,蠲阁诸色逋赋,捐俸代输畸零之户,民画像祀之。”后任直显谟阁、广东经略、秘阁修撰,卒年五十八。

17. 方淙,字伯宗,兴化军兴化县人。嘉泰二年(1202)傅行简榜进士,历任鄱阳县尉、秘书省校书郎、漳州知州、广东经略使、泉州知州等职。道光《晋江县志》卷二十八载:“方淙,兴化县人,绍定三年(1230)任。”《兴化府志》卷四十一也云:“官至朝奉大夫,直焕章阁,知泉州。丐祠归,家有藏书阁。”

18. 刘伟叔,字无览,兴化军莆田县人。道光《晋江县志》卷二十八载:“刘伟叔,嘉熙元年(1237)任,二年除直秘阁。”道光《晋江县志》卷三十四又云:“嘉熙间以奉直大夫知泉州兼权福建路市舶。尝存公币钱二百一十万,治庙门、殿庑、讲堂。”

19. 刘克逊(1189-1246),字无竞,兴化军莆田县人。以父荫补官,历任承务郎、监海口镇、沙县丞、古田知县、江西安抚司干官、临安府通判、邵武知军、潮州知州、提举福建市舶知泉州等职。

道光《晋江县志》卷二十八载:“淳祐五年(1245)任。六年改知袁州。”提举福建市舶的驻地在泉州,其履职期间,正如《九日山志》卷二所云:“在其任内,严禁官吏向番商强购索贿,番商闻风而至,番舶骤然大增,亦属廉洁官吏之列。” 卒年五十八,《闽书》赞他:“一生清贫,尤工于诗。”

20. 方澄孙(1214-1261),字蒙仲,兴化军莆田县人。淳祐七年(1247)张渊微榜甲科进士,历任邵武军学教授、淮西制置司干官、国子监库官、南剑州通判、泉州通判等职。道光《晋江县志》卷三十五载:“由国子监出为泉州通判摄郡守篆,兼司舶。易除囊弊,黥籍舞文之吏不得逞。”

《九日山志》卷二关于南宋方澄孙等祈风石刻的记载确定其任职时间:“宝祐戊午(六年,1258)四月辛卯,莆田方澄孙,被旨摄郡兼舶,越十有八日戊申,祈风延福。寿阳纪智和,开封赵梦龙,三山彭樵、王广翁、赵时繙,豫章李宏模同会,遵故事也。时农望立功,并以雨祷,瓣芗谗兴,霢霂随至。乃书于石,以纪之云。”后知邵武军,官至秘书丞,卒年四十八,著有《洞斋集》等。

21. 郑济,字与梁,兴化军莆田县人。元丰五年(1082)黄裳榜进士,历任潮州司理,端溪、山阳知县,太常博士、寺丞,兵部、考功员外郎,权吏部郎中,海州、衢州、亳州知州,袭庆知府、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泉州知州等职。

《兴化府志》卷三十六载:“除知泉州。寻得祠,请致仕,卒于京师。累官至朝请大夫。”《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也云:“(政和)三年(1113),出守海州。召赴阙,除提点荆湖南路刑狱,(郑)济至湖湘,盗贼屏息。出知泉州,寻与祠。”但没有任职的确切时间。

22. 林伯显,兴化军莆田县人。崇宁五年(1106)蔡嶷榜进士,历任国子司业、泉州知州等职。《兴化府志》卷十六和道光《晋江县志》卷二十八等均记载其知泉州,但都没有确切的任职时间。

23. 方庭实,字廷美,兴化军莆田县人。政和五年(1115)何栗榜进士,历任干办行在诸军审计院、御史台检法官、监察御史、宗正少卿、直徽猷阁、提点福建刑狱、泉州知州等职。

《兴化府志》卷三十七载:“泉州旱歉,(方)廷实便宜发常平米赈贷,民赖以济。改知泉州,未上,丁内艰。服阕,除广南东路提刑。有挟(秦)桧势为威福者,廷实廉得其实,案之。章再上,不下。遂上章纳禄,未报。卒于官。”道光《晋江县志》卷二十八也云:“方廷实,(任职)年月无考。”

24. 刘希仁(1187-1272),字居厚,兴化军莆田县人。嘉定四年(1211)赵建大榜进士,历任建阳县簿,古田、安吉知县,镇江、临安通判,提辖文思院、司农丞、秘书郎、南剑知州、江东提举、湖南提刑、湖南转运判官、潮州知州、司封郎中、泉州知州等职。

《兴化府志》卷四十七载:“宝祐三年(1255),除仓部郎官。祠请上,主管鸿禧观。寻除司封郎中。未几,丐外,差知泉州,改淮东运判,除直秘阁。令起行奏事,以台疏罢,仍旧祠。”道光《晋江县志》卷二十八也云:“刘希仁,(任职)年月无考。”后官至中大夫,卒年八十六。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