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但愿人长久——中秋琐忆
【发布日期:2023-09-2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许怀中

 

 

那时,所有的传统节日,我都是在家乡过的。对于中秋佳节的月饼和美食,我虽然没有什么印象了,但那赏月的情境,却留在记忆的深处。月到中秋分外明,故乡月最圆,这节日月亮又明又圆,哪能不动人心弦?记得高中将毕业时,中秋节夜晚,我躺在家门口的长凳上,面对苍穹,皓月当空,月明星稀,想到自己即将结束中学阶段的学程,心事重重,眼前月亮的清辉,洒遍大地,增添几分茫茫的意境。

后来,走出家门,离乡背井,多在外地过中秋,也别有风情,记得念大一时,语文考卷中有道将这首古诗“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译成白话诗的考题,这首古诗所写的情境,我一直难以忘怀。

月色如诗如画。在我的散文作品中,留下多篇描摹月夜的情境。如在《月色撩人》开头便写:“今年中秋和国庆紧挨着,……中秋前几天,秋雨绵绵,以为是云藏中秋月了,不料这天忽然晴朗,改稿直到深夜,步出书房,凭立楼栏,明月当空,楼前的高大白玉兰树,隐隐散发出幽香。”如果形容此刻情态,用柔和、轻柔、温柔都可以,总离不开一个“柔”字。在这篇散文中,书写调到省委宣传部工作,报到后正值中秋,客房小客厅里充满来看我的“学生”,客散,见窗外月光满地,心中茫茫若有所失,无心赏月,便去赶写明天开会的讲话稿。如今,所写的这个月夜,已过去很多年,月圆月缺,月明月阴,月升月落,流失了年华,消逝了岁月,今夜,对着明月,所撩起的往事,如烟,如梦……”明月夜,往往勾起往事的回想,我不仅写关于月的散文,就连散文集也取“月”为书名,如《月满西楼》《月色撩人》等,又如《芬芳岁月》《岁月匆匆》等都有“月”字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经常到北京开会,往往下榻京西宾馆,有座楼名曰“西楼”。有个离会前的夜晚,我独自在楼前漫步,回寝室,见窗前明月,南宋杰出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不禁涌现心头:“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西楼”留下一段往事。

往事如月色迷人: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叶,我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会后应友人邀请去四川,便乘火车到武汉,购了一张去重庆的船票。时值中秋,在长江轮上过中秋节,适逢同舱一位爱好文学旅伴,在月色迷人的夜晚,靠着船栏,漫谈文学,她若有所思地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同饮一江水。江头、江尾相隔如此遥远,难怪不能相见。”说罢哈哈大笑,笑声在江上低徊。如此中秋,别有一番诗意。回想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出差上海,下榻打浦桥一家出版社宿舍,早出晚归,到上海图书馆查阅资料。隔壁住一位年轻的女作者,后来知道是上海金山县农村女故事员,来修改她编的故事会,白天编辑来和她谈稿子,开始只和她打招呼、点点头。后来熟了,她说话像讲故事,眉飞色舞,有声有色。当我离开上海前夜,正是中秋佳节,她作为主人,邀我看上海马路夜景。走过一段法国梧桐凋叶密遮的道路,便是闹市,夜灯如繁星,上空明月泻下一片银光。过了马路,她去买了几块中秋饼,我们坐在街心公园,边赏月,边吃月饼,这个路边的中秋佳节,颇有些情趣。

在异国赏月,可提到19927月赴美国剑桥参加由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和美国国际传记协会联合主办的第19次艺术与传播界国际学术会议,那时住宿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美丽的校园内。夜里,在透进楼窗的月光中遐想:故乡的夜,也可是明月当空?会后,到伦敦逗留,下榻中国驻英进出口公司代表处招待所。在招待所卡拉OK厅听唱歌,只有两位青年男女在轮流歌唱。在他国异域,当我听到《中国的月亮》时,特别亲切,从窗帘窥见蓝空下的月亮。中国的月亮下,是故乡,是故土。

在我国,月亮含有一种文化品味,在古典诗词中,月亮的出现多姿多彩,而这里的一种文化现象,往往和往事相关。即使是民族英雄岳飞,在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中,也有“八千里路云和月”,“月”和他的征程分不开,可谓奇绝而自然。南唐李煜的《虞美人》词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在月明中回想往事,作为囚徒的他,引来了杀身之祸。

在多得不可枚举的中秋诗文中,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个千古绝唱,词中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融在一起,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感慨。前者概括了人生的规律,后者造出自然的规律,这是“此事古难全”的,最后词人祈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

中秋佳节,祝愿亲人好友健康长寿,在不同的异域他乡一起欣赏美丽的“婵娟”明月吧!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