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我的父亲
【发布日期:2023-07-2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康安

 

 

父亲的老家在福州。4岁那年,他的家人把他送到了莆田,送给了当时只生有一个女儿的爷爷奶奶那。父亲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就自己选了农历十月初十作为自己的生日。父亲对老家的记忆,只停留在门口有一棵大榕树上。

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因家贫辍学,为了让父亲继续上学,爷爷决定去南洋谋生。谁知爷爷去南洋的路上又因道路被封锁而返回,父亲读书的事自此便没了下文。父亲16岁那年,爷爷因病去世,父亲一下子又失去了依靠,爷爷还有三个兄弟,当时都还没分家。在20世纪50年代物资极其贫乏的情况下,他们三家都有青壮男丁明着暗着照顾自己的家人,而尚未成年的父母亲却只能由瘦小的奶奶带着过极其艰苦的日子。

一天,三叔公主持分家。三叔公对奶奶说:“你们三个都是大人,每个人分一斤半大米,地瓜渣可以多分点。”两层单间房、一间草屋、60元钱、一张桌子、几条凳子就是全部家当。后来担心邻居非议,三叔公才又给了两个银圆,为了生存,奶奶只能把两个银圆变卖掉。

分家后,父亲逐渐挑起养家的重担。因靠海,父亲慢慢地跟着年长的人下海。靠着自己的勤奋,父亲学会了各种下海谋生的技能,养海蛎、种蛏、放罾、洗海瓜子……父亲实在、不投机取巧,从海里淘回来的产品,质量高、品相好。有一个贩子看父亲一家子过于辛苦,愿意出比别人高的价钱统一收购,但有一个条件,就是钱得延后给。父亲说那不行,家里每天开支都需要钱。父亲每天挑着海产品走街串巷去卖,为的就是可以挣到为数不多的现金来养家糊口。

有次下海,父亲差点丢了性命。那是一次下夜海,为了腾出手,父亲跟其他人一样把手电筒绑在头顶上,背上罾(一种捕鱼的工具)就下海了。等海水快涨到大腿时,下海的人就得尽快返岸。那时同行的人都已经返岸了,但父亲为了能多赚点钱,舍不得走。因为,罾一放下去,要么有螃蟹,要么有鳗鱼……就这样多放了两次,海水就已经涨到父亲的胸部了,等收拾好罾往回走时海水已快涨到鼻子处了,父亲一低头就呛水,一抬头,头顶上的手电筒就朝天上照。因看不清前方的路,一路上父亲只能顺着同行人在远处的呼喊声,磕磕绊绊缓慢前行,水里还布有密密麻麻长着海蛎的石条。波浪一次次冲击着他,他的两条腿被海蛎碰得血肉模糊,不知道父亲是靠着一种怎样的意志走到了岸边。父亲捡回一条命,好不容易回到了村里,奶奶在村口迎着疲惫不堪的父亲,心疼不已……

我有两个姐姐,后来随着我妹妹的出生,父亲一个人要承担起一家七口人的生活重担。看到我父亲负担大,有邻居动员他把妹妹送人,对方答应拿100元钱作为补偿。临送前,父亲很是舍不得,说:“100元钱花着花着就没了,如果以后吓妹受苦了,哭着要找吓爸,那该怎么办?还是算了吧。”于是坚决留下了妹妹。

父亲的一生是艰辛的。父亲历经苦难,体会到生活的种种不易,所以他为人善良,善待他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在艰难的日子里,学会了各种生存技能。他不仅可以结、补下海所需的各种网,还可以用竹片编织农活所需的箩、筐、篓。经父亲打造出来的物品不仅耐用,还好看。

因为热忱,父亲当过民兵,为保一方安宁出一份力。

因为孝顺,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父亲在奶奶临终前,舍得用上好的木材为奶奶做棺材,尽他最后的一份孝心。

因为有责任心,父亲被推选为村里第六生产队的队长。他对生产队的事尽心尽责,虽然识字不多,也被戏称为“瞎子队长”,但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称职的生产队队长。他带领社员们,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

因为做事认真、细致,在经常帮邻里乡亲做一些“小工程”后,父亲自学成才成了半个泥水匠。他将自家的屋前屋后,修缮得整整齐齐。认识的人有些零星活,都会叫他过去帮忙,他不计报酬,乐此不疲,甚至大中午也去。

父亲常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有能力的话要多去帮人家,不要去欺负别人。父亲曾收留过一个乞丐,甚至还与其共住一室。

亲戚朋友来时,父亲总会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父亲常教育我们要“交朋结友”,不要小气,所以他人缘好,就连隔壁村的人提起他,都夸他是个好人。

父亲勤俭。家里的锅盆漏了、鞋脱底了、桌椅坏了、物品掉漆……父亲都会拉出工具箱自己鼓捣,他经手的物品讲究一个结实、好看。

晚年的父亲,不论提到谁,他都竖起大拇指说好,无论哪个孩子买什么东西回来给他吃,都说好吃。

父亲的一生虽是平凡的,但有关他的往事我们始终铭记于心。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