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日出,巡防队伍步履铿锵;伴着星辰,街面警务站红蓝闪烁……今年以来,仙游县公安局立足“大视野、大治理、大联动”理念,以优化巡防质态、提升巡防效能为抓手,主动作为、创新机制,取得发案下降、防控有力、队伍善战的多维成效,为“加快融合发展,打造美丽仙游”注入了更多安全感。
变“阵”!层层布防 打造多维网络
“为了让群众感受到更多看得见的安全感,我们坚持立体布防、联动布防、梯次布防,不断延伸巡防触角、提升防控力度。”仙游公安巡特警反恐大队教导员陈宪楠表示。
今年来,仙游公安结合城区治安状况和环境特点,进一步优化完善大巡防方案,以巡特警为主导,强化与交警、派出所的联动对接,深化“四警四化”警务机制,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作用,每日投入6组巡逻力量,把触角延伸到社区、村居、企业,最大限度组织警力和民力资源联动式巡防,构筑高密度、多层次的巡防网络。
在日常巡逻的基础上,仙游公安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结合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安保等情况,科学设定巡防路线、巡逻网格和巡防等级,进一步将警力向案件高发时段、防范薄弱地段倾斜,确保有效掌控治安大局。截至目前,城区大巡防共出动警力6701人次,发动群防群治力量1568人次,出动警车1809辆次,检查场所1271个次,排查并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41处,抓获现行违法嫌疑人69人,网上在逃人员14人,查处酒醉驾93起,服务救助群众1984人次。
变“效”!联勤出击 聚力模式升级
透过无人机视角,车水马龙尽收眼底。依托五华城空管站,仙游公安充分利用无人机视野范围广、机动灵活等优势,将无人机运用于日常接处警和突发案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协同兰溪洪桥警务站,形成空地联动、优势互补、配合作战的警务模式。
“我们通过建立无人机联勤联动机制,进一步激活防控新动能、催生多元战斗力。”仙游公安神鹰无人机战队负责人曾贤彪说。今年以来,仙游公安整合了全县19个派出所无人机力量,并联合县应急管理局、县林业局、县消防大队、县联通公司、蓝天救援队等单位,建立无人机联勤联动机制,为治安防控和应急处突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通过举办无人机操作员技能竞赛活动,为全局无人机操作手搭建起了切磋技艺、交流技术、展示技能的互动平台。
今年以来,仙游公安神鹰无人机战队共参与警情处置120余起,配合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0余人,参加应急处突演练6次;与交警部门联动,查获酒醉驾37起;配合县水利局进行木兰溪治理,查找污染源点30余处;配合县住建局排查违章搭建点60余处;与县林业局、应急管理局等协作,开展山火救援5起,出动无人机110余架次。
变“策”!实战导向 锤炼快反本领
在全市巡特警2023年第一季度比武考核中,仙游公安巡特警反恐大队凭借日常刻苦训练和默契配合,勇夺团体总成绩第一名。
这是仙游公安坚持实战导向,注重提升快速反应能力的生动写照。一直以来,仙游公安紧盯辖区形势变化,不断健全细化十一类应急处置预案,完善整体联动、辖区驰援的应急协作机制,注重提高单警作战、小组配合、整体协作能力。特别是针对处于应急处突第一梯队的巡特警反恐大队,紧紧围绕“严格组训、科学施训、认真培训”的思路,科学制定训练周、月计划和标准,根据实际勤务每周灵活安排训练时间,定期开展考核验收,夯实队员基本功,确保应急力量随时拉得出、打得赢。
变“制”!战训融合 开启常态练兵
“警察同志,前面有人跳水轻生!”前不久,巡特警反恐大队民警谢凯超带领当期轮训学员在城区兰溪警务站附近巡逻时,耳边突然传来群众呼救声。闻声望去,发现一女子在距离岸边七八米的水面上扑腾,情况十分危急。
见此情形,谢凯超与轮训学员立即从巡逻车里拿上救生装备,跳入水中开展救援。在谢凯超和轮训学员的相互配合下,前后仅用3分钟便将女子成功营救上岸。快速救援的背后,得益于常态化轮训工作的开展,通过“战训合一、轮训轮值”,有力提升了民辅警的快速反应和协作配合能力。
今年以来,仙游公安将常态化实战练兵作为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公安工作的基础性工程,以打造政治理论、警种业务、警务技能、实战练兵“四位一体”的教育训练新格局为目标,聚焦警种与资源两类融合,着力解决供需、工学、教学三方面问题,每期轮训警力承担城区大巡防、应急处突、重大活动安保等勤务,真正实现“战训合一、轮训轮值”。截至目前,已开展轮训15期,参训学员217人,根据训练情况和勤务需求,实时优化课程8次,有针对性组织开展最小作战单元警情处置演练29场次。
温情守望,只为岁月静好。下一步,仙游公安将继续聚焦“速度再快一秒,质效更进一步”,优化完善巡防机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降低各类案件发案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警察在身边、温暖在身边。(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黄楷诚 郑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