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传承优秀文化 再谱文化新篇
【发布日期:2023-05-0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翁志鹏   见习记者 陈晓威

 

位于涵江区的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是莆田老街改造与各类非遗资源有机融合的又一处“非遗+”文化街区。萝苜田源起唐宋,兴于明清,民国盛极一时,是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涵江区海商文化的宝贵遗产,更是因港兴城的历史见证。目前,该街区内有历史环境要素10处,文物保护点14处,历史建筑24处,传统风貌建筑34处,大量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更是独具特色。2018827日,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被列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在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里,记者见到了涵江区的众多非遗项目,如涵江车鼓、错金银技艺、宝元福记燕皮制作技艺等。

  

涵江车鼓

 

 



  

涵江车鼓,原名“镲锣鼓”,是涵江特有的民间打击乐。涵江车鼓历史悠久,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传说系宋代“菩萨乞草”而始,按照莆田民间习俗,每年农历腊月廿四,小孩会打锣击鼓乞柴草为菩萨烘脚起焰,预示来年生活更热火,这种“草锣鼓”便孕育了最初的车鼓。它由直径近1米的牛皮鼓,配备数十对直径0.5米的大钹,数面平锣和号称“童子圈”的凸脐锣组成,众多乐器击打时受大鼓指挥,配合默契。每年元宵佳节期间,涵江车鼓都会进行一次大检阅,各车鼓队各展风韵,通过每次大赛,涵江车鼓文化一次又一次得到飞跃发展。

 

错金银技艺

 

 

   





 

错金银是我国古代金属装饰的精工技法之一,最早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春秋战国时期此工艺与玉相结合后,得以广泛运用,后兴于秦汉,繁荣于唐宋,鼎盛于明清,为王公贵戚独享。清朝末年,八国联军入侵紫禁城致使这项技艺流落民间。华昌珠宝创始人张阿罕有幸习得此技艺并传授子孙,历经五代人一百多年的坚守与传承,这一项古老工艺得以保留及传承。经过张氏家族后人的传承、研制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时尚风格完美结合,广泛运用于珠宝行业首饰饰品,使这项技艺回归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又使错金银技艺及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弘扬。

 

燕皮制作技艺

 

 




宝元福记燕皮制作技艺(方培清燕皮制作技艺),由第一代传承人方厚发始创于1892年,同年开始经营“宝元福记”燕皮店。传承至今仍坚持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方式,选取新鲜猪后腿肉、优质地瓜粉,经过拍、撵、擀、拂、压、折、切等多道工序制成薄如纸的燕皮。宝元福记燕皮制作技艺经过百年的探索和钻研,继承了传统手工制作的品质和口感,其制作技艺与西天尾扁食、仙游扁食不同,使用的是地瓜粉,这样纯手工制作的燕皮更富张力,不易破损,无论煮多久,口感仍然脆滑无渣。燕皮扁食四季可食,老少皆宜,且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地方饮食文化和习俗文化价值。

此外,涵江还有新县方糕、哆头土笋冻、大洋林氏麦芽糖制作技艺、白沙戴氏白粿传统技艺和景泰蓝制作技艺等诸多非遗项目。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