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忠门镇王厝社区航拍图。 郭宇航摄
“村里目前计划进一步挖掘红色史料,让红色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底色。”近日,忠门镇王厝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源钦对笔者称,王厝社区为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乡村战略,未来将结合该村的红色文化,努力实施“人文忠门,宜居新城”的发展目标,为打造滨海宜居新王厝而努力。
位于忠门半岛的王厝社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作为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闽中沿海地下革命工作的发祥地和聚集地。
王源钦介绍,自1930年起,王厝就有20多位同志参加闽中地下革命组织,在该村建立了地下党支部。
1940年2月,闽中抗日办事处迁移到王厝村;3月,闽中特委在忠门建立了一支拥有200多人的群众抗日武装;7月,莆田保安团包围了王厝村,把抗日办事处的几座民房烧毁,并对周围几个基点村进行洗劫和摧残,革命同志死伤惨重;8月,闽中抗日办事处也被迫从王厝转移到了平海湾的南日、黄瓜等岛屿。
1942年,王厝村的革命战士王旺、王玉书在海上被日本飞机轰炸,光荣牺牲。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解放后人民政府授予了王厝“革命老区村”的光荣称号,并有一批参加地下革命斗争的老同志被核定为革命“五老”人员。王厝目前依然健在的两位革命“五老”,分别是93岁的老接头员王亚丕和90岁的老游击队员王珍丁。
“王厝前辈人的革命优良传统,比如吃苦耐劳、团结务实的品质,都传承给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使得王厝人才辈出,他们也特别懂得感恩和回馈。”王源钦感慨道。
王厝村如今已改制成湄洲湾北岸忠门镇王厝社区。其东边以新文公路相连,南毗邻西埭社区,西临城港大道,北与柳厝村接攘。总面积3平方公里,现辖区有王厝和后社两个自然村组成,分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61户,人口3547人,其中流出人口2231多人,约占总人口的60%左右。
近20年来,从村子里走出去许多优秀的企业家,以青壮年为主,遍布全国各地,主要从事建材、金融、房地产开发、劳务等行业,在各个行业崭露头角,取得成功。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王氏三兄弟。王子龙、王子华、王子林三兄弟是土生土长的王厝村人,在外白手起家、拼搏打拼,各自成就了辉煌的事业。为此,王厝的民间资本相对雄厚。
王源钦介绍,这些商业精英们在成功的同时,没有忘记家乡的建设,积极支持家乡做好基础教育、道路建设、古宫社修复等工作,捐款捐物多达数百万元,赢得了父老乡亲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他们助力道路交通,先后投资建设家乡的道路共计300多万元,让王厝在忠门镇各村里率先拥有了一条横穿村庄中心的道路,直达城港大道,极大地改善了社区的交通,让村子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他们助力农业生产,捐资拓宽了原有的田间水沟,将其改成用水及排洪两用的石渠,解决了田间经常发生涝旱灾的问题,实现该村农作物旱涝保收。
他们助力教育事业,捐资建起了王厝小学崭新的教学楼,让孩子们可以就近上学,在外工作的父母不必为孩子上学问题担忧。
拥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是王厝社区的一大法宝。如今,该社区党员人数达90名,其中正式党员87名,预备党员3名,党员们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群众中树榜样,倡新风。
“我们王厝最特别的是,不仅在外的青年党员关心家乡建设,老协会一班老党员也退而不休,为社区的公益事业持续在奔波,这几年做了很多好事。特别值得敬重。”王源钦自豪地说道。
他带领笔者参观了村老协会和社境董事会的办公地点,对老协会一班人为社区所做的事如数家珍。
据悉,王厝村社境董事会及老协会成员在退休村支书王金榜的带领下,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近年来,他们筹资300多万元,修复了显龙行宫、航山祠、新灵宫、忠门西社四个古宫社,藉以缅怀先贤,激励后人。
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老人们又募集资金100多万元修建了3个古戏台及篮球场,疏通村庄排水道,修整田间石渠道。安装路灯、监控等安防设施。
逢年过节,社区党支部会不定期举办包括社区乡贤、企业家、群众代表在内的座谈会,共商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大计。去年春节的座谈会上,这些乡贤为该社区筹集教育资金近百万元。
王源钦说:“村里人都很重视教育,家里条件困难没办法上学的孩子,大家都会一起捐助,让更多人有机会去接受教育,这样才能促进贫困家庭的内生动力,从而脱掉贫困的帽子。”
王厝村在不断发展集体经济、提高教育水平的的同时,也没有“忘本”。王厝村社境董事会和老协会将祖祖辈辈的事迹、村民们点点滴滴的力量都记录下来,编订成了《莆田忠门王厝航山王氏族谱》,于2017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
“《航山王氏族谱》共302页,记录了从太子晋公计起八十六世至王厝王氏系表年,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村子的历史,更是一颗种子,一颗种在贫困上的种子,经过一代代人的滋养,终会开出乡村振兴的花朵。”王源钦说道。
王源钦表示,目前社区最大的问题就是地少人多,以至于没有空余的地来修建广场、公园等活动场所,“这不仅是全体老人的愿望,更是我在任期间的最大心愿。我们会与村民们尽快协商讨论解决办法,给村民们提供一个能够散散步、聊聊天的休闲场所。”
王源钦相信,在全村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乡亲的团结支持下,王厝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之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的。 (龙佳欣 蔺正阳 阮榕)
王源钦王源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