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独特习俗歌盛世 万民欢腾闹元宵
【发布日期:2023-02-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翁志鹏

 

 

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莆田正月闹元宵习俗可谓是全国最独特,从农历正月初三一直延续至二月初二,时间跨度之长,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宏大,放眼全国都是唯一。

整个农历正月,无论是在山区古村落,还是在沿海小渔村,到处张灯结彩,鼓声震天。不同地域的人们用独具特色的方式庆赏元宵佳节。

人神共娱,万民同欢。摆棕轿、跳火堆、垒蔗塔、爬刀梯、赤脚踏火、万人圈灯……不同的庆祝方式在莆阳大地轮番上演,堪称莆田人的“狂欢月”。村村闹元宵,家家纳福祉。如今,传承了千百年的莆田闹元宵习俗,已然成为当地元宵的一种文化,勤劳、勇敢、智慧的莆田人民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恩美好的生活,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湄洲岛:妈祖金身闹元宵

 

正月十四晚,在湄洲岛,经历了54夜的绕境巡安布福闹元宵活动后,妈祖金身从东蔡上英宫(俗称“后林宫”)起驾回銮。一路上,数千妈祖敬仰者簇拥着妈祖金身,慢跑着恭送妈祖金身回銮祖庙,临到祖庙钟鼓楼前,随行护驾的年轻男子,呼啸着簇拥着妈祖金身跑进天后宫内。这一场景生动再现了竹枝词中莆仙民俗文化——妈祖绕境巡安回銮盛况;也将正月湄洲岛“祭妈祖闹元宵”民俗文化活动推向最高潮。

当晚9时许,在大灯、清道、龙旗等执事队伍的开道下,在上千随香妈祖敬仰者和年轻男子护驾团的簇拥下,祖庙妈祖金身缓缓起驾,风尘仆仆前赴上英宫(后林宫)驻跸。此时,早已守候在上英宫的各地妈祖敬仰者将上英宫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队伍临到上英宫广场,乩童在众人的欢呼中,时而跳进火堆踩炭,时而在众年轻男子的抬轿下,绕着火堆迅速旋转,现场气氛一浪高过一浪。待乩童尽兴,九位孩童、十八位年轻男子绕着火堆,在锣鼓的助威下,摆起了棕轿,博得现场围观的群众一阵阵喝彩。

据介绍,妈祖巡安绕境布福是湄洲岛闹元宵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的重要一部分,传承至今已逾千年。自每年正月初八起,从北埭文兴宫开启的祖庙请香,到农历十九宫下村上兴宫妈祖回宫,岛上14个妈祖宫庙约定俗成,秩序井然,以绕境巡安布福的形式,持续12天,将祭妈祖闹元宵民俗文化和春节气氛延续并推到一个新的高潮。而整个祭妈祖闹元宵活动中,尤以妈祖金身绕境巡安东蔡村上林宫和上英宫(俗称后林宫)的活动最为代表性。

    

榜头镇:板凳龙灯歌盛世

 


正月十三是仙游县榜头镇泉山社区的元宵日,当天晚上,早早吃过晚饭的群众便自发在各自集合点集合,开始今年元宵节的板凳龙圈灯游行活动。板凳龙圈灯是榜头镇泉山社区的元宵习俗,每户一桥(板凳),每桥3米多长,装4盏灯。由青壮年男子手执肩扛,依次排好,组成灯的长龙。在龙头灯的引领下,抬灯巡游,行走于村舍阡陌间,绕境一圈。游灯开始,锣鼓开道,“灯龙”流动。村民们在家门口烧起柴禾,红红火火迎接游灯队伍。灯光闪闪烁烁,社火映红了脸,“灯龙”绵延,圈灯“盘龙”时,龙头领先,龙身龙尾紧相随,由缓至急,按照顺时针方向盘旋,动静结合,首尾呼应,把元宵推向高潮。

一圈“板凳龙灯”,一则“抗倭故事”。历史上,莆田倭患连连,榜头村民为了保卫家园,在板凳上装上多盏花灯,结队而游,造成浩大声势,以此吓退倭寇,后来演变成榜头元宵特有习俗。正月十三这天,泉山、龙腾等地村民都扛出家中的板凳灯组成祈福游灯队伍。每张板凳灯长3米多,板面有花灯68盏,板板相连,形成长龙,全长近十里。在龙头灯的引领下,村里青壮年男性手执肩扛板凳灯巡游全境,远远望去像一条蜿蜒起伏的长龙,“盘龙”是整场游灯的高潮,人们欢聚在祠堂宫庙前,以龙头为圆心,龙身龙尾紧随,顺时针绕行,一圈复一圈形成旋圆,恍若龙盘“灯龙”鳞光闪耀,蜿蜒游动,蔚为壮观。

 

东海镇:万人圈灯庆丰年

 

“地僻装成万盏灯,鹓行雁序各相承”,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夜游灯是城厢区东海镇金沙宫的传统佳节,东沙、大埔、东海、海头、利角、上图、东朱、坪洋8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家家户户都扛出自己家的板灯,即一块木板上装着9盏灯。板头板尾留有钻孔,便于用灯杖撑棍穿套串联,形成灯龙。

据传说,灯龙寓意东海蔡姓先祖蔡襄所建的洛阳桥。板面是桥面,拐杖是桥墩,花灯如护栏,灯头灯尾若桥头将军,最出彩的是每队的灯头,设计新颖,熠熠生辉。游灯共有24境,最长的达200多“肚”灯架,每排共3米,总长达近十公里,近万人。

圈灯队伍出发前,都要在金沙宫前集中,拜谒蔡襄神位后鸣炮出行,灯龙前行,十音、八乐、鼓乐等民间音乐随行,一路笙歌。绕境游行后,圈灯队伍回到金沙宫广场时,会以灯头为圆心绕行。一圈复一圈,形成旋圆,恍若龙盘,整个圈灯活动也达到最高潮。

正月十六早上8时,各村境执士均到达金沙宫广场,集合起驾,开始妈祖巡游,一路巡游至二房仙洞府接驾住夜。正月十七早上在广场集中起驾,一路巡游至上图境金山祠接驾住夜。直至正月十八早上在广场集中起驾,巡游至下午回金沙宫,东海镇的元宵节才真正落幕。

   

延宁宫:高垒蔗塔颂懿德

 


涵江区延宁宫垒“妈祖蔗塔”历史悠久,是妈祖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元宵节来临之前,延宁宫都会组织人员垒“妈祖蔗塔”。据介绍,延宁宫的垒“妈祖蔗塔”习俗与“海上女神”妈祖焚屋救难的传说有关。

延宁宫是一座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妈祖行宫,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建宫初期,为了怀念和表彰妈祖的功绩,人们将三四棵甘蔗的尾部用红头绳捆扎在一起,竖立在大型果盒上作为供果,供奉在妈祖神像前,后因站立不稳,改为扎段平叠于果盒之上,至清代中期开始搭叠蔗塔。“妈祖蔗塔”总高5.3米,蔗塔净高4.2米,需要挑选糖分高、质地硬的甘蔗,去皮,用专用轧刀轧成1厘米至1.5厘米厚的蔗节。蔗塔的玄纹和字样均用染成红色的蔗节配制,整座蔗塔需用350斤左右甘蔗,两个人叠制需三天才能完成。

“妈祖蔗塔”工艺精湛,巧夺天工,给人一种神圣、祥和的感觉。每年正月十六闹元宵时,这座象征妈祖灵光的“妈祖蔗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民众和海外侨胞前来朝拜和观赏,堪称“中华一绝”。

 

华东村:赤身冲花祈平安

 


正月十六是荔城区黄石镇华东村元宵“冲花”(也称“吃花”)表演活动。当天晚上10时许,在“扶僮”的护卫下,两名乩童赤脚踩过火堆,快速穿过人群,来到位于村中央广场临时搭建的两个高近一米的平台上,平台下的执士将早已备好的烟花逐支点燃,并置放于乩童面前30公分处,乩童面对烟花,疯狂蹦跳,双手扒着烟花,似吃非吃,任由火星喷射在身上,场面惊心动魄,整场“冲花”表演持续30分钟左右,以此象征健壮勇猛,祈求来年平安。

据介绍,华东村自古就以浓厚的“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而出名,“吃花”表演传承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

   

松东村:赤脚踩火祈福祉


 


农历正月十七,涵江区梧塘镇松东村元宵游神活动进入最高潮,俗称“走十七”。当天,赤脚踏火更是该村闹元宵活动的重头戏,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群众围观。

赤脚踏火表演时,年轻人抬着轿子,踏着鼓点,赤脚从燃烧的火堆上行进,并在火堆中不断摇晃轿子,围观群众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

据介绍,松东村赤脚踩火仪式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该村村民用这种原始而勇敢的闹元宵方式,以祈在新的一年里,万事红红火火。

 

莆禧村:“刀山火海”庆太平

 

“莆禧十九日”元宵庙会历史悠久,民俗表演异彩纷呈,激情澎湃的冲坡路顶、僮身爬刀梯、抢铜钱等习俗伴着激昂的锣鼓声、呐喊声无不让人热血沸腾,已成为莆田文化的一张名片。

正月十九上午1130分许,莆禧村元宵巡游队伍来到广场上时,“僮身”表演者从刀轿上一跃而下,徒手抓利刃,赤脚踏利刃,手脚并用,动作利落,开始攀爬共21级,高度达17米的刀梯。当僮身在梯顶坐定后,便开始向广场抛掷寓意“平安、发财、好运”的铜钱,刀梯下围观的民众纷纷抢拾铜钱。

据介绍,“莆禧十九日”爬刀梯、跳火海等民俗活动是为了纪念莆禧古城抗倭历史。爬刀梯代表登高望远,僮身上去的时候,往四面看,在古时也是起一个眺望台的作用,展现祖先抗倭灭寇,为保家卫国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

 

灵川镇:百年传承皂隶舞

 


正月二十,城厢区灵川镇的千年古庙——东汾五帝祖庙举行“东汾五帝巡游”习俗活动。“东汾五帝巡游习俗”是我市最古老的元宵之一,巡游过程中东汾皂隶舞格外引人注目。

皂隶舞是我市的传统民俗舞蹈,俗称“乡人傩”。皂隶舞由西汉时期的“傩舞”演变而来。“皂隶”顶插五色纸丝花,头戴各式狰狞獠牙面具,有红、蓝、青、黑等颜色。手执竹仗,穿黑衣红裤,腰系红布条,腿托绑带,足蹬草鞋,气势威猛。表演动作简练,有“盘腿跳”“左右跳步”“左右望”“左右摆”等。

据该项目传承人詹建洪介绍,东汾的民间舞蹈皂隶舞,自明代以来,一直流传于城厢区灵川镇东进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东汾皂隶舞团队由皂隶、旗牌官、八班和乐队组成。皂隶舞为男子群舞,一共八人,戴着用香樟木雕刻而成的面具,根据人物性格用油漆绘制出不同的形象。头戴红缨嵌宝牌面,手执竹棍,身着黑衣红裤,腿裹素布,脚着草鞋,腰系红布带。目不斜视,群起舞蹈。跺步跳、横步跨、荡步跳、纵步跨、三步跳、对压及左右压等动作,整体动作刚韧有力。旗牌官一人,头戴呢质礼帽,身穿长衫马褂。八班八人,头戴藤制高帽,身穿黑衣黑裤,手持水火棍。乐队六人,乐器有大锣、唢叭、小鼓、韵锣、沙锣、钹和唢呐。皂隶舞是一种表演风格古朴粗犷、形式简练夸张、民俗内涵丰富的传统祭祀舞蹈。

皂隶舞这一传统的祭祀舞蹈,以它原始的仪仗、浑厚的乐曲、奇特的妆饰、粗犷的动作、神秘的场景,传承了古代傩舞的基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