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几个流传广泛的食品在莆田
【发布日期:2022-08-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余学范

 

饮食民俗具有地方性民族性和特色。有些食品流行面很广,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不同的特色,比如使用本土原料,具有地方风味,或使用不同的名称。几个在国内流传广泛的食品到了莆仙地区,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粉心芡。莆仙传统食品。地瓜粉拌成糊状,煎成圆形薄片。这是用天然原料再做成的新原料。食用时切成条状,加入蔬菜、香菇、海蛏、五花肉等下锅煮。柔润嫩滑,口感筋道。一般是家庭自做,现做现煮。市场上有卖现成的,可以买回家煮。莆仙粉心芡一般都是鲜的,这当然更好吃,但保存时间短,如果做成干的,就便于存放,可以扩大市场。莆仙称红薯淀粉为“粉心”。

粉心芡就是粉皮,粉皮流行于中国南北方很多地方。其原料还有大米、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蚕豆淀粉等,有干、鲜两种。

索粉。莆仙传统食品,选用地瓜粉拌成糊状,放入漏瓢中,淀粉经底孔成为细丝流出,掉入锅里沸腾的水中凝固。搅拌后捞起,放入凉水中快速冷却,摊成一团一团的,就做好了。烹煮时,放入沸腾的高汤中,加上油炸豆腐、猪肉、豆腐丸、海鲜、豆芽菜等,加上调料。柔嫩爽口,清香顺滑,富有弹性。如果拌上香椿煸成的花生油,口味更佳。可以自己在家里做,市场上也有卖。与豆腐丸一起煮,就是“丸索粉”。以前有索粉担沿街叫卖,现煮给顾客吃。

索粉即粉丝(注意此种粉丝,吃得吸不得),是莆田的粉丝。我国粉丝品种很多,一般是用绿豆粉、豌豆粉、蚕豆粉、魔芋粉,更多的是用红薯淀粉制成的。最早传入莆仙地区的外地粉丝,大概是山东的,所以称外地粉丝为“山东粉”或“冬粉”。莆田盛产红薯,于是用红薯淀粉来做粉丝,就具有地方特色。莆田索粉是圆粉丝,而且是湿的。

以上两种都是清凉食品,夏季更受欢迎。都有良好的附味性,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汁配料的味道,即莆仙话所说的“吃别人味道”。莆仙产品是新鲜的,不必加水浸泡,马上就可以下锅,营养成分不会丧失,更加美味宜人。

寸枣。莆仙特色糕点。糯米浆压成半干,揉成约一寸长的条子。油炸后,放入煮熟的白糖中炒。其特点是色泽金黄,外面粘以白糖粉。酥脆香甜。

我国许多地方都把这种食品当成过年春节必备食品,大概属于年糖年饼之类。南方叫油京果(也叫枇杷梗,因为其外形像枇杷的梗子。)北方叫江米条,江米,即糯米,这是按使用的食材和成品形状命名。而在福建,一般叫寸枣,其成品一般有一寸长。

草索。特色油炸面食。面粉加糖加水发酵,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旋扭在一起,油炸而成。颜色金黄油亮,香甜筋道,而且可以存放一段时间。因为其形状像一段草绳,故名。也叫油索。

草索就是麻花。比较著名的有天津大麻花。

清明龟是仙游县清明节食品。用糯米粉拌鼠曲草磨成的粉为皮,以绿豆加糖煮熟为馅,用龟形印模压制,蒸熟。用于祭祖,也是一种可口的健康食品。

清明龟与我国江南地区的青团相当,青团除了用艾草或浆麦草为配料,圆球状外,其他的与清明龟相同。

薏馃。莆仙节日食品。糯米与粳米按一定比例混合,磨成浆,滤干,拌合红糖(或白糖)和成面团,蒸熟。一般油煎了吃。有一个谜语与此有关,谜面是“薏粿无熟(打一地名)”。没有熟透的年糕粘上了切的刀子。粘,莆仙话说成“糊”,谜面扣“糊刀”。糊根据谐音别解为吴,谜底“吴刀”。

薏馃就是年糕。

仙冻。一种清凉饮料。仙冻草植株晒干后煎汁与米浆混合煮熟,冷冻后成半透明胶状,质韧而软,滑滑的,切成小方块,以糖或蜂蜜拌之,即可食用。仙冻清凉,是夏令消暑佳品。仙冻草,又名仙人草、凉粉草等,唇形科凉粉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仙冻即仙草冻,是福建著名的小吃之一,也流行于粤港澳。

但是莆仙也用薜荔果(俗称苹蔢)做“仙冻”。取出雌果里面的籽晒干,就可以用来加工成凉粉,再做仙冻。薜荔又名凉粉子,攀援或匍匐灌木。

而像面条汤圆春卷馒头粽子线面等,也是广泛流传的食品,大家已经熟知,就不在此介绍。

一种食品能流传开来,跨越千山万水,受到那么多人的喜好,一定有诱人的魅力。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