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老街古建点滴
【发布日期:2022-06-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何文文

 

家乡古城东门的“朝京门”外,地势平坦,一条老老的街道,从“朝京门”外“河沟坅”(护城河边,当地人称“河沟坅”)的“城门咀”,往东乡方向延伸,像条蜈蚣般地蛰伏在那边。老街长约里许,宽不过丈余。传载,老街始建于唐,乃古城最早的里市街道,为兴泰山里和东乡平原去往县城的咽喉所在。宋时成为城乡物资交流的墟市,明代时称为“东街市”。彼时货物集散,人车辐辏,盛极一时。沿街开满店铺,有兴泰山里竹木、东沙朱寨海产,有南北京果、四时干货,有打面店、打铁店、剪发店、箍桶店、豆腐店和跌打药膏店之属,有宰牛杀羊、阉猪割狗,有拔牙接骨、卜卦算命等三教九流。店面皆用粗厚的门扇板,仿佛凝聚了历史的沉重感。而老街上,除了保存大量明清时期遗留的砖木结构房子,还有许多古迹,特别是那些古老的建筑尽显古韵。流连那些古建之间,思古之悠情会勃然生发。

 

石坊

 

老街最出名的古建筑莫过于“乐善好施”石坊,俗称“东门石坊”。据说是清道光年间,富商陈天高父子捐建金石书院受朝廷褒扬,奉旨所建。石坊在老街的末端,毗临原官道。顺着官道向东再向北,跨木兰溪金凤桥、过石马、出油潭,可抵达郡城、省城。父亲说,沿官路古道走,三天可抵达省城。头天在涵头投宿,次日在宏路住店,第三天就到了兴郡旅省聚集地的下杭街。石坊百步开外是“迎春亭”。往时举凡官家百姓,迎来送往都在迎春亭举行。长亭、古道、牌坊自古就是送别的场所。透过岁月的云烟,会让人感受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惜别氛围。

石坊造型奇特,工艺精美,具有古代宫殿建筑的特色,是石雕艺术的精品。当时,八闽雕龙始祖、著名石匠郭怀和徒弟历时三十余载,方得建成。传说为了尽善尽美,建坊前,陈氏父子特雇请有名木匠,先用木头雕刻,建造“柴坊”,以为模型。“柴坊”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尚在,位于县体育场燕池埔东边的陈天高旧宅第“元兴”大厝旁。“元兴”为七间厢三进的府第,前有红砖大埕和围墙,左右两边有护厝,其左边的护厝即“柴坊”小楼。“柴坊”为砖木结构建筑,整体格式像极了东门石坊,楼高三层,歇山重檐、雕梁画栋,人物故事、飞鸟走兽,惟妙惟肖。虽经时光的浸蚀,尽显老态,但仍不失雍容富贵。少时,从东门去燕池埔,贪图捷径,不走街道,走“后路”,就是从师范学校围墙外与“元兴”厝后中间的那条小巷穿过。那时“柴坊”边有几株木瓜树迎风高耸,有太湖石假山一二孤立,有古藤老树盆景数盘随地散放;就近还有几坵农田,绿水盈盈,禾苗在泛青……。那些兴许还是当年“元兴”大厝后花园的遗存呢。回想心中萦绕的这些旧景,让人有岁月忽焉、沧海桑田之感。

本来古城石坊不止一处“东门石坊”,西门兜拱桥头的“荣可嘉”朝廷御赐牌坊,可与东门的“乐善好施”坊,并称“东西姊妹坊”。惜乎该坊与城内街“戚公祠”前的牌坊等已毁。“荣可嘉”坊被拆下的构件,在旧城改造前还长期堆放在拱桥头的马路边,零散的石柱、石雕好似在向路人默默诉说着岁月的不幸。后来,这些构件不知道去了哪里。而“东门石坊”缘何庆幸地逃过那次劫难,不得而知。可据我所知,该坊后来也遭遇了一次不幸。20世纪70年代,一天夜晚,不知啥了,一个发疯的“小神”(疯子)爬到牌坊二层,用石头乱砸“乐善好施”横匾东边的小坊亭,小坊亭围栏上精雕的“忠孝廉节”人物雕像,被砸得纷纷掉了下来。有人看到了,赶紧报告给大队治保主任。治保主任领了民兵,带着楼梯、绳子,及时赶来,捆了“小神”(疯子),才没造成更大的破坏。现在每每看到石坊宣传照片,那上面二层东边小坊亭空荡荡的围栏,与西边小坊亭充盈的人物雕像,形成的鲜明对照,就不胜欷歔。

 

庙里

 

庙里坐落于老街中段的一侧,正名叫做“纠察庙”或“岳帝庙”,当地人唤作“庙里”。庙里有些年头了,据说始建于明代。庙里坐南向北,颇有气势地端坐在那里,由门坊、主殿、左右廊庑和厢房等组成,另有戏台、牌坊、照壁等附属建筑。主祀神为东岳泰山大帝,另配祀妈祖与齐天大圣神像。父老相传,东岳泰山大帝“纠察尊风”,是神鬼世界的“宪兵”,管天管地管人间,刚正不阿。

庙里香火旺盛,信众颇多。每逢岳帝爷生日、妈祖诞辰等重要节日,都在庙前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着莆仙戏,让岳帝爷、妈祖等与一班信众同乐。而庙里的建筑也颇有特色。主殿门前的一对石雕龙柱格外惹眼,龙身顺柱而盘旋,精雕细刻,栩栩如生;龙柱后是一对憨态可掬的石狮,泛黄的石墩上留下了岁月的印记;大门两侧的石制门框上,有着十分精致的浮雕工艺,山水花草、人物麒麟惟妙惟肖。特别是屋顶椽条上的大型彩绘,由许多椽条拼接而成飞龙、神像等图案,铺满整个屋顶。庙内的左右廊庑均有大型壁画和对联书法,为庙里增添了一份墨韵。

 

祖师楼

 

庙里对面街往城门方向走百步许,坐落着一座两层小楼,唤作“祖师楼”。祖师楼是座面街单间的骑楼,两根柱子砌在当街筑起的平台上,平台伸向街中三尺有余,祖师楼就那么突兀地在老街上存在。往祖师楼二楼“跑马楼”(阳台)一站,向西可眺望到“城门咀”,朝东可远瞰到迎春亭、石坊,端的是眼观四路、耳听六方的好所在。

据说祖师楼上原先供奉“三教先生”林子林龙江塑像。林龙江,俗名兆恩,世称“先生”,生于明代,郡城赤柱人。明嘉靖年间,倭寇骚扰沿海,兴化受祸尤烈。林氏毁家纾难,犒劳守城军民,雇客兵协力抗击倭寇;购买棺木,先后为郡、县四处收拾掩埋尸骸。并清理街头街尾秽腥,教人防治灾后瘟疫流行,深受兴化民众感戴。

林龙江倡儒、道、释三教合一学说,其“道释归儒,归孔子”的三一教思想在兴化郡、县广为传播,据说单在县里就有三教祠400多座。而古街上就有朝阳祠(人称下祠)、霞震祠、乌石书社等祠、社传播三一教。父亲是位虔诚的“三一教”信教者,是名闻乡里的三教“经师”。父亲说,他十六岁“入教”,研读《正宗》教义,苦习《九序》经文。于父亲,三一教义确也烂熟于心。我家原来也有一些藏书,后来,一大篓的线装书、竖排书毁于一炬。唯独一套“三教”经册被父亲抢了起来,并用油纸包了,连夜登九龙岩,藏匿于九龙岩寺的屋檐中。几年后,去悄悄取出观看,却发现,书页好好,可并无一字,只有空空白纸,让人大为吃惊。后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恢复“三一教”活动。父亲大为振作,用最后几年时间,把烂熟于心的经册由头到尾,一句句默念书写出来,装订十册。那一本本蓝皮线装,工整的毛笔柳体楷书经册,像极了字帖。父亲走后,曾有人出高价意欲收藏,被家兄婉拒。后来那人特地送了一红木书盒,用以装藏经册,以表珍惜。

祖师楼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没有供奉神像。我生也迟,从懂事,神像就不知何处去,此地空余祖师楼。因它位置好,眼观四路,有时被当作民兵巡逻的岗点。返乡的知青,有时也把它当作聚集的落脚点。那时青年们白天开山造田、战天斗地,激情燃烧。每当夜幕降临,则常聚集于祖师楼楼上,谈人生、谈理想,谈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热情满满的。斯时,祖师楼倒也沉浸在一派激情燃烧之中。有时学校的学生们也在祖师楼上设宣传点,大喇叭一安,宣传就开始了。至今每每回想,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时光荏苒,大浪淘沙。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容,老街像极一位历尽沧桑的迟暮老人,蜗居一角,铅华褪尽,默无声息。可是,它又是那样的温情。特别是那些老老的古建、那些老老的故事,在城市化突飞猛进的大潮中,就像一盅醇厚的老瓮陈酿,醉了一代人的乡愁。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