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留青竹刻:毫厘青筠雕“乾坤”
【发布日期:2020-08-1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文/图 易振环

 

刘志高创作中

 

刘氏留青竹刻

 

刘志高作品《延安岁月》

 

刘氏留青竹刻

 

 

中国竹刻艺术源远流长,其中,莆田留青竹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务院首批振兴工艺计划目录,文化内涵颇具特色,也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界的一朵奇葩。

留青的独特之处是书画和雕刻的结合,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再创造的过程。过程是运用描、刻、挖、刮等技法,利用天然的一层坚硬的竹皮,与竹肌不同的色差,以中国画的笔墨为基础,巧妙地在薄似纸张的竹皮上做文章,表现笔墨、意韵和刀味。

 

 刘氏竹刻脱颖而出

 莆田市地处福建中南部,竹资源丰富,为福建九大竹产区基地之一,为竹刻艺术创作提供了保障。

据记载,留青竹刻始创于唐宋时期,明清时期,渐成一门独立的艺术种类。刘氏竹刻作为中国竹刻一支流派,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莆田。清代乾隆中期,刘氏入闽第36代裔孙莆田的刘材成创办竹木雕作坊。因其竹刻艺术品格调清雅,技法精湛,受到文人墨客和收藏者的把玩和青睐。莆田留青竹刻第七代传承人刘志高秉持古学遗风,以为学创新为动力,先后在莆田建立竹刻研究所,成立莆田雕塑学会,打破家传模式与演教授艺的传承方法,传承弘扬之脉源。

2004-2018年间,刘志高参与非遗文化的申报、保护阶段的工作,以及中长期十年规划纲要大纲可行性报告研究及编制。他在全国及世界性竹艺术交流及展演中,自创的陷地留青刻多次获奖,成就了福建竹刻艺术在中国单项非遗项目名录的地位。莆田刘氏竹刻也因此名声鹊起。

传统留青,顾名思义是在竹青皮做留与不留的艺技工夫,青筠表物像,青底纤维层为底色,运用虚实手法作书画,再创造艺术。历史上,其起源于江浙沪一带文人开创,因文人墨客喜欢参与文房雕刻的影响,也因江浙一带的竹子小,受霜寒多,青筠层薄、易红的材料特质,两者之间筑造形成传统留青的艺术风格。

陷地留青(莆田留青竹刻)是以青皮做底色主调,所刻物像陷入不同竹纤维层之间,深度和厚度可无限制放大,而不同纤维层的色彩搭配要点在过渡青皮进行阴阳转换手法,重要是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特别是,在大型屏风作品上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增强了厚重感等特征,不仅可成为独立观赏性艺术,也具备了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些特点也跟莆田的竹子材料有直接关系。因为莆田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竹子受寒少,竹子大,青筠厚,纤维细等特征。

“留青是利用竹皮,包括竹青、竹筠、竹底的不同层次颜色表面,应用刀法创造出立体与平面透视相结合的竹青层雕刻艺术形象,铲去空白处的竹青,露出肌层作为画面底色。由于雕刻时保留具体物象的竹青,故名留青。”刘志高说。

经百年的发展,刘氏竹刻艺术形成了独特风格,即“材尽其美、工尽其巧、器尽其雅、格尽其高”。刘志高弟子刘建新坦言,刘氏留青竹刻以往大都刻在笔筒、臂搁、镇纸、折扇等文房雅玩器件,成为文人案头之雅玩;亦可与木工艺相配置,镂刻屏风、插屏、挂幅之类作品。既有北方版画之粗旷,又兼南方丝绣、绘画之秀丽,具有水墨神韵般的艺术效果。时间愈久,作品也愈发神奇、古朴、精美。

“竹皮为黄色,竹肌为红色,历年越久,竹皮、竹肌的色差越大,层次越丰富,视觉趣味就越浓。犹如初熟之樱桃、抛光之琥珀,颇受市民、收藏家青睐。”刘志高说。

 

   潜心钻研接力传承

 

 艺术需要传承和创新,才有特色和价值。

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工艺品市场尚未形成规模,许多“手艺人”靠手艺仅能基本维持生活。对于留青竹刻来说,更是一门冷门艺术,那时花上一两个月刻的1片作品还不值百元。对刘志高而言,他喜欢刘青竹刻,并将其作为修身养性的一种习惯。

“小时候,在前辈们的熏陶下,我对留青竹刻情有独钟,常跟在背后观察学习。念初中时,我边学功课边学雕刻。希望世代相传的刘氏竹刻工艺不要到我们这一代荒废掉。”刘志高回忆说。

“毛竹两年太嫩、四年太老,三年的刚刚好。”刘志高说,“砍下毛竹后,先剖成竹片,然后立即用热水蒸煮,磨砂,防止虫蛀等处理,几道工序认真走下来,才能制成竹刻的原材料。”

留青竹刻工艺技法要求创作者具备绘画、书法等功底。刘志高从小受到传承基础训练,阅读家中收藏的古籍,同时也学画。1992年初中一毕业,自幼酷爱绘画的刘志高就进入厦门鼓浪屿学国画,并到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研修山水画。他接过祖传的“接力棒”,潜心钻研留青竹刻艺术。此后,整整7年时间,他甘于寂寞和清贫,常常独守雕刻室,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用绣花针般的刀具勤练刀法。有时,光为了一个草字头,他就花了十几分钟,换好几把刀。在工作室,他向笔者展示了形如楔子的刀刃。他说,有时一天只能刻三四个字,每次创作都是个漫长的过程。刻画比刻字更复杂,用的刀具也更多。有圆头的、扁头弧形似铲子的,大大小小超过20把。一幅30厘米×10厘米的作品,得刻一两个月。1999年,他有了自己的学徒和门店,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生涯。   

刻刀掠过,竹花翻卷。景物交替,错落有致。一笔一划间,留青竹刻的神韵与光彩尽显。工作室里,刘志高“刀起刀落”,技法娴熟,将寻常的竹子,化为指掌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他说,整个制作过程,就分成描画、割线、刮面、铲底、采皮、挑腹、打磨等。他认为,只有沉下心来,才能在竹刻技法上不断突破,雕出精品。为此,他请名师教导,专研文博杂项,各领域拜师学艺老师多达十多位。如,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中国著名艺术家钱君陶,为他无私传授技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志高传承前人精华,几乎每个月都能钻研出新的刀法。古人雕刻时,留下青皮为底,底是留青艺术的关键。如今,他推陈出新,凝聚了特色闽派文人竹刻技法理论体系,创造出三种技法:陷地阳文雕、留阳去阴雕和薄文皮刻,成功地尝试着把青皮全部去掉,没有留青,却照样用留青技法雕出艺术精品。此外,他还大胆尝试把玉、石、木、砖、牙、角等不同材料的几十种刻法引入竹刻中。“作为一名传承者,必须要有创新,让这种家族传承的艺术适应新的时代。”刘志高说。

经近30多年的潜心钻研,刘志高博取众家之长,将一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念揉合、延伸到竹刻中,大胆尝试几十种刻法,并将笔墨意韵的干湿浓淡应用于刀法之中,在竹片薄如蝉翼的青筠上抒写性灵,雕刻“乾坤”。故其作品凸显三维特点,形神兼备,拥有书画笔墨的底蕴,折射出刘氏人对竹刻艺术的执着追求。其作品层出不穷,先后荣获杭州西湖精品博览会、中国国家级艺术大师精品创新金奖、米兰世博会艺术创新金奖、世界华人艺术成就奖等,被多所大学授予客座教授。

 

  设置学科创新发展

早期的留青竹刻的表现形式,仅是一种工艺技法在装饰表现方面上运用,明代之后,技法与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种类相结合,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即从工艺竹刻提升到文人竹刻的层面。“近代以后,留青竹刻的内涵更丰富,这需要创作者在绘画、书法、篆刻甚至美术理论等方面都要有很深的造诣。也就是说文人竹刻与书画相似,要求有一定的美术学基础及理论的认识。”刘志高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竹刻人改行或打工、经商,加上传承人素养要求高,刘氏留青竹刻面临传人缺乏、从业人员少的窘况。

“让非遗融入高校,是解决传承与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去年,应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林院长的邀请,刘志高将国家级非遗竹刻融入工艺美术学科教学课程。

关于竹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命题,他认为,要先做好学术研究,分解出糟粕与精华,融入美育教育系统,兼融其他优秀文化,深化工美院校合作,创造良好的传承环境,让“老艺术”在高校的“新土壤”中“落地开花”。

“凡事预则立。”目前,刘氏留青竹刻保护、传承、整理原有的相关道具及部分史料有条不紊,搏得了各级相关各方面的认同和支持。根据非遗文化项目的相关政策及主管部门的指导,为提升传承与保护工作成效,刘志高努力将这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核心文化价值的理论研究,转化具有经典学科课程体系设计建设。也就是说,竹刻艺术从小众文化到大众文化跨越发展,要融入当代美学理念创造出新的观赏性艺术,促之形成独特并具有完善系统的学术型艺术学科。同时,与其它学科联合课程设计,如家具设计和美术学。以原竹材质为题材,以艺术与生活样式设计作为课程设置,研发出文创文旅产品,将竹刻艺术融入生活中,既推动竹农增创,又拓宽大学生的创造创业空间。

目前,他还在浙江金华设立一个留青竹刻非遗展示、讲演交流的传承基地。今年,他正筹备屏风《延安岁月》《海丝梦》《咏梅春秋》合作的成果作品,准备参评非遗(杭州)全国展。

此外,刘志高在大学传授留青竹刻技艺的同时,计划将其正冲刺报考美院的儿子作为主体传承对象。“我希望他大学毕业后能把祖辈的留青刻传承下去,能够‘延续血脉’。”刘志高信心满满。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