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让乡音插翅飞翔
【发布日期:2019-07-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莆田音乐中,“十番”是重要的传统表现手段之一。“十番”具有宽泛的群众基础,几乎每个小村庄都能拉出一支“十番队”来。在园头村“十番队”里,景常、金国的三弦,桂华的笛子,文捷的板胡,俊恩的四胡,阿添的八角琴……都是出了名的。院士龚奇煌的父亲阿文擅长多种乐器,生前也是村里“十番队”里的要角。每逢节日尤其是春节,十番音乐奏响,人们会情不自禁跟着熟悉的曲调哼唱,整座村庄为之倍添生机,自酿的欢乐走巷穿堂到处飞。

我虽远离故土,但莆田音乐始终萦绕耳边。在外多年的阿族,了解我的心思,其坐驾里备足了莆田乐曲,同行时和我一起思念故乡,重温来沪拼搏创业的初心。游子都说乡音亲切,这“乡音”里就包括了家乡的音乐。本人曾在一些乡亲集聚的场合,听到由挚友郑祖杰作词的歌曲,情绪不由得陡然升温,跟着大家欢呼雀跃——这,就是音乐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拿莆田方言谱曲的音乐,则更具吸引游子的魅力。

这两年,先后有群友把家乡词人和作曲家打造的莆田方言歌曲,推荐到“莆仙人在上海”群里来,其中有曾鼎作曲的《爬龙船》《看戏》《妈祖保佑》。三首歌各声部的组合形态,无论是纵向结合,还是横向结合皆恰到好处,从而都具备了曲调的流畅性、连贯性和可记忆性的特征。特别是弘扬“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保佑》,海内外华人喜闻乐见,好评如潮。

我赞成一位音评家的观点:“普通话是国家公务用语,本地话是地方生活用语。用不同民族语言演唱的歌曲,各自形成了‘地方特色’;不同的‘地方特色’,簇拥而成了‘中国特色’。于是,才有了中国音乐的群芳谱。”

莆田方言历史悠久,其中许多词语单元可上溯唐宋,诉诸以歌别有风韵,堪可与其他方言的歌曲媲美。其拥有拓展空间,只是起步有些迟,流行尚需时日,好在来日可追!三首歌因为唱的是莆田话,对于莆田子民真是声声贯耳,句句入心,无疑成了塑造人、激励人的宝贵精神财富。现代莆田音乐,秉承了莆田传统音乐接地气的优点,讲求节奏、音色、织体等基本要素,特色鲜明,莆田方言由此插上翅膀漫天飞翔!

莆田的音乐人,倾注心血,正在助力莆田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双提升,并让四面八方进一步认识莆田。诚可谓:凭借旋律诉衷肠,玩音乐中有担当。(曾元沧)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