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筑牢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发布日期:2019-04-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编者按】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作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坚持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作来抓,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着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在今年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民盟莆田市委会作《筑牢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书面发言,针对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建议。

 

 

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事关我市千家万户的幸福,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建设健康莆田的必由之路,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民盟莆田市委会深入调研,了解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情况,建议要对照国家政策、医改要求,学习借鉴已经成熟的医改模式,取长补短制定莆田医改模式。

市民盟调研组认为,目前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编制总量偏少,医学人才匮乏,村医基础薄弱,服务水平不高等。

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的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的“健康屏障”,发挥着人民群众健康“守门人”的作用。为切实加强和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建设与管理工作,市民盟建议:

强化领导,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强化领导是推进医改和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首先,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医疗卫生是第一民生理念,在重大决策、发展规划、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工作落实上真正体现医疗事业优先发展战略位置。其次,参照三明模式,县区成立医疗卫生管理委员会,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卫计局设医管办,转变职能,脱离日常琐碎繁杂业务,集中精力加强医疗卫生行政监督管理。其三,及时调整乡镇卫生院编制数,实行总量核定控制,县(区)管院用,县区统筹调节。其四,根据业务量和实际需求,适时重新核定床位数,按年度总用量调节旺淡季,减少资源浪费。

加大投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一要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把公共财政资金投入提到法定位置和硬性任务上来,切实保障医疗卫生项目资金、工作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二要统筹核定乡镇卫生院临时聘用的编外人数,按人社部门规定的最低劳动工资标准,核拔人员经费,减轻基层卫生院负担,促进编内编外人员同工同酬。三要“兜底”村级医生的基本收入,实行保底工资,按月预付、年终考核结算,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卫生院要切实加强对村卫生所的管理,分期分批推进落实村卫生所标准化、一体化建设,多指导、多培训、多扶持、多放手、少替代、少包揽,既为自身减负和“消肿”,同时也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经济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巩固村医队伍。四要推动多元化投入,乡镇卫生院建设和管理要纳入乡镇政府重要工作范畴,同部署同考核,公共卫生服务要作为当地政府重要职责,列入任期目标责任,摆上议事日程和日常工作中。有条件的村级组织要按规定要求,腾出房间作为村卫生所业务用房,并力所能及地支持贴补村卫生所达标化建设。此外要大力提倡和正确引导社会力量、热心人士和慈善机构兴办或捐助支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为全民健康贡献爱心。

加快人才培育和引进,促进基层医卫队伍不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一要建立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给予卫生行政部门更多的用人自主权。通过抓本土化专业人才学历培养、订单式培养、医共体送医下乡、日常业务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基层医卫人员的业务能力。二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采用经济重奖激励、工资待遇提高、职称评聘优先、政治荣誉优厚、子女就学安排等多方面综合“大礼包”,吸引高精尖专业医学人才来我市留我市工作。三要高度重视乡村医生老化断层后继乏人严峻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如下达任务、做过细动员工作、挑选初中毕业生订单定向委培。有条件的村试行村级医生与村两委干部、网络管理员、巡逻员等交叉兼职双向培养,既增加收入,提高待遇,又确保人员的有效补充和相对稳定。

加强管理,确保服务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持续提升。一要深化医院内部管理,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要选好院长、配强班子。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狠抓检查落实。要科学设置,合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和条件,塑好医院形象,改善医疗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要“三医”联动,严厉查处和打击药价虚高现象,做好基本药物配送供应。医保部门要树立立足莆田,为莆田着想理念,极力反映争取仙游原有的医保政策延续执行,并在全市推广。监管要宽严相济,支持与监督相结合。既要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又要注意避免重蹈覆辙,防止基金结余过多。三要保证用药。缺品少药(县区级医院也很严重)带来后患太大。一是患者不得不高价外买,不方便不说,还难于医保,经济负担大幅增加;二是产生特权。由于药品无法满足供应,医生就有选择支配药品的特权,亲属户、关系户可以优先得到照顾,其他的,就算医院里有药,也不一定能够买到,说不定还是让你外买。三是很多医生会明示患者到指定药店买药,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处方医生从该药店抽取好处费,若然,很难保证医生不会有意不开医院现有药品,而开医院没有的其他替代药品来获取不当利益。所以,医改绝不能改成医院无药可卖,药的品种和数量必须保证足够供应。医院核定药占比和药品集中采购过程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

推进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改革,确保医院、医生、患者三者关系基本和谐协调,医院获发展,医生增效益,患者得实惠。这才是国家办医的初心,医者仁心的初心,也是我们构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所要追求的目标。   (吴喜红 郑协)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