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城厢出入境接待大厅:“一语一动”总关情
【发布日期:2019-01-0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在城厢公安分局出入境大厅说到“剪刀手”,不是开起了理发店,搞起了副业,事情其实是这样的,有一天,一位70岁左右的老太太在一对中年夫妇的陪同下来大厅办证,想要带老人出国旅游,老太太脸上可是乐开了花儿,可是没想到拍照的时候遇到了麻烦,由于出入境证件对照相要求较高,需要摘除耳环项链等饰品,项链还好,可这耳环老太太带了几十年,从未摘过,就像长在身上了一样,儿媳妇上前帮忙,因为怕弄疼了倒腾半天拆不掉,儿子在一旁看急了,“不行我来吧!”“哎呦~~”儿子把老太太弄疼了,这下慌了神,不知所措,眼看着干着急。老张受理完面前的群众,上前询问,前前后后仔细看了一下,就说:“我来吧”,只见老张在盒子里翻了翻,没有特别合适的,就顺手拿出了把剪刀,老太太看老张像个大老粗又举把剪刀,心里一害怕:“行不行啊?”老张笑着安慰说放心,其实老张自己心里也没底,虽说平时爱捣鼓小玩意,这毕竟是人啊,耳环不大又紧扣着耳垂,扣子更是嵌入了耳洞内,对剪刀使用的力度和把握都要求很高,大家在一旁都捏把汗,只见老张一只手压住耳垂尽量露出扣子,另一只手用剪刀慢慢靠近耳环的扣子再轻轻地夹、一点点地撬,撬得松了,再用手慢慢地解,费了好几分钟,最终弄开了扣子,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慢慢得,老张找到了窍门,经常还有人带老太专程找上门来找老张办证的呢,说是听人夸这里工作人员耐心热情,服务周到,就这样,“剪刀手”的称号就慢慢传开了。老张不仅是技术小能手,研究其业务来那也是一点不含糊,新的业务文件一下来就抱起来研究学习,什么艰涩难懂的业务词汇他都能想法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给办事群众,比如港澳签注三个月一次、三个月两次、一年一次、一年两次。别说普通群众,就是一开始刚从事出入境业务,我们自己看了也是云里雾里,老张解释了一遍看群众似懂非懂,又不敢再多问,心想,这样不行,解释起来费劲效率又不高,刚好旁边有群众讨论起景点的门票昂贵,老张一听:有了!他把签注比做门票,把三个月、一年比做门票的有效期,去香港澳门的签注相当于去公园游览的门票,三个月2次就相当于购买了2张门票,有效期在三个月内。这下形象鲜明地打了比喻,群众一下就明白过来了,对着老张就竖起了大拇指,这不仅是对他的睿智、更是对他工作态度的肯定。老张就是这样一位看着像大老粗,工作起来却是个耐心热情、业务过硬的好手。

说完了“剪刀手”老张,还有另一位“段子手”老朱。说到老朱,不仅单位的人很熟悉,就连办证群众有的上门就“点名”!“哎,今天老朱不在吗?”为什么呢?这么说吧,如果你在大厅听到欢声笑语一片,那很可能就是我们老朱用他脱口而出的各种小段子逗乐了大家。老朱性格外向开朗,风趣幽默,平时就会主动和群众打招呼,拉近距离。有一年恰逢春节,是办证的高峰期,虽然经过充分的准备,但临时出现了一点系统故障,黑压压的群众、排成长龙的队伍,受理卡在一半的群众脸上写满了2个字,焦急!有的要赶着出行更是不停地询问进度,为了缓解群众的焦虑,老朱开始和他们拉家常,并开玩笑说:“看来你家里可能没‘做牙’,所以今天办证不太顺利啊,不过系统问题已在紧急处理中,应该不会耽搁太久,大家不要着急,你们看旁边这位打电话的大姐面色红红光,万事都亨通,嘴巴笑咪咪,相信马上就有好消息来(莆田话)”。大家都被老朱改良版莆田赞句逗乐了,老朱接着安慰道:“总之,今天会把证都办好后再下班,请大家放心”,三两句“生活化”的言语,缓和了气氛,也给大家吃了定心丸。有一名男子因为工作关系指纹磨损严重,采集了好几次都不成功,后面有的群众等得不耐烦了开始底下窃窃私语,他也急得直挠头,老朱见状开玩笑说:“哎呀,你的名字叫陈光泽,难怪指纹也光泽,所以老采不进去,要不用护手霜试一下吧”,当下缓解了他尴尬,说着就起身给他涂上,并按住他的拇指帮助他再次采集,“来,握握你的手,好运跟你走!”说来也巧,经过再次尝试,真的就采集成功了。他长舒了一口气,直夸老朱有办法。老朱是团级干部转业,但时刻谨记部队领导“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教诲,每天上午7点半到单位,抡起扫把就开始把院子的落叶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管风雨,不论寒暑,几年如一日。因为地势低遇到暴雨大厅门口容易积水,老朱就穿上拖鞋打着伞踩进水里疏通水道,为的就是让群众有一个良好的办证环境。“生活要有艺术美”,老朱常把这句话挂嘴边,他会细心地回收利用一些玻璃饮料瓶,装上一点水,插上一颗小绿植,摆放在大厅,在他的带动下,大家纷纷效仿,整个大厅生机盎然,整洁又不失温馨。老朱就是这样一个爱工作,爱生活,可亲可近的人。

城厢公安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厅成立4年来,窗口服务实现“零投诉”,老百姓更是用一句“我们就爱来这里,这里接地气儿!”来表示对老张和老朱的肯定。这里虽然没有破大案的丰功伟绩,也没有抓罪犯的惊险刺激,但这里有老张和老朱这样秉承部队优良作风,不争名利、不计得失的好干部,他们退伍不褪色,扎根基层,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在服务群众的点点滴滴中,彰显公安民警心系群众的爱民情怀。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孙秋兰 林雪芬)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