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生命的突围
【发布日期:2018-08-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黄一鹏


前几日,在重读了名著《红楼梦》后,我又翻起了余秋雨散文集里的文章《苏东坡突围》,突然间心中有种不同的感觉,两部不同风格的作品,让我陷入了对文章的沉思。

两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和鼓励:一本是《红楼梦》,另一本是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人的内心总是很渴望自由,若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天,甚至只给一分钟,也会毫无顾忌地放声大叫。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思考起了我的生活,我的生命。读书为了什么?物质条件吗?很多人都认为是这样,那我呢?我想,我宁肯舍弃一切物质条件,也不要像众人一样被功名利禄所羁绊;我决定,我要按我的想法去生活,活在我自己的理想中。真实美好的时刻啊!但我仍小心翼翼,因为我不确定这种想法是否正确和合理。当读了《红楼梦》后,我惊喜地发现,我和宝玉、黛玉二人似乎有着共鸣之处。我们同样有着生活的困扰,同样有着爱和怨,喜和悲。我的这种想法至此便如一股激流从岩石中迸发而出。不论将来如何,至少它能奔腾一段日子。

经历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想起诸多琐事像白纸黑字般残酷地摆在眼前。我茫然。我想:现实,离理想有多远?我经历了现实后会怎样?我,宝玉,黛玉,都还未经历过最残酷的现实:我呢,依靠着父母;他们呢,本身就居于“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至少我们从未脱离过相对富足的物质条件。也许只因为这样,我们才敢轻视它,对它不以为然。一个大问号油然而生:我们自认为“高出俗流”的想法是否天真、幼稚、荒唐、不堪一击?不知道,也不愿想。我似乎已身处矛盾的漩涡中。矛盾愈加白热化,我稍一动就会下沉。也在那时,我翻开了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当时我并不曾想到,里面的某一篇文章,会像一叶白帆,把我从这漩涡中拉了上来。

至今我常要回味的,是余秋雨写关于苏轼的那篇《苏东坡突围》。经历了“乌台诗案”后,苏轼带着官场文坛泼给他的满身污水走近黄州。黄州的残酷现实是:“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然而,他在这种现实中进行着自省……最后,他渐渐回归于清净和空灵,回归于一个完全的自我。如果苏轼因这场劫难经历了一次整体上的脱胎换骨,那么宝玉、黛玉又何尝不是封建大家族中的新人类呢?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丧失自己,也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十五六岁的黛玉的悲叹;“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这是四十出头的苏轼的惆怅;“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宋朝赤壁下的深深叹息;“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清初悼红轩里的孤独无告。他们隔着几百年的历史,结为知音。风过,潇湘馆中那片竹海似又传来了遥远的低吟。深呼吸,吸下一缕长风,吹动心。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