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发布日期:2018-08-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编者按】城镇化是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产生于农业文明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持续性破坏,有的甚至濒临消亡。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传承断裂,过度商业开发加速传统村落的破坏和消亡,忽视文化精神和内涵的传承等。今年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上,致公党莆田市委会作了题为《城镇化进程中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书面发言,对莆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农村传统文化的氛围较为浓厚,传统的精神和价值观念、民俗礼仪、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文化要素传承较好,各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可以说广袤的农村是传统文化的发生、繁衍、生息之地。乡村文化是传统的,乡村信仰是朴素的。但是,随着城镇化浪潮的加剧,人口向大中城市迁徙,农业人口的减少,导致部分偏远农村出现凋敝、衰败的现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致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农村有逐渐流失的趋向。因此,唤醒当代人继承发扬乡村传统文化是很急迫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地方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城市直观的历史,也是一个城市体现个性与延续活力的所在。市致公党指出,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一些人眼中,传统文化遗产破落陈旧,没有保护价值,有碍城市总体发展,这是缺乏文化品位的旧观念。没有考虑到文化传承的城镇化,将会出现和自己乡土的断裂,出现和自己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断裂。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在新时期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化遗产具有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破坏就无法复原。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积淀历史文化底蕴的景观,如果一拆了之,将成为人们心头永远的痛。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和态度,怀着敬畏之心,在城镇化进程中将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为此,市致公党建议:

牢固树立留住乡愁的理念。乡愁是一种故土情结、人文情怀、社会情缘、精神情韵,是百姓情感的依托和精神家园的归附。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各级政府应承担起主导与主体职责,一定要牢固树立乡愁理念,确保人们能带着“传统”进入“现代”,而不是怀着割断乡愁的遗憾入住水泥森林。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系统普查,摸清家底,保护先行。建议对村落文化进行调查,对确有保护价值的村落积极申报,那些有着历史渊源的老地名,应给予保留,对老宅、古桥、古树名木,以及河道等进行普查,建立名录,划出保护的“红线”或“高压线”,坚持先行保护,落实责任,遏制破坏现象蔓延的趋势。对列入保护范围的历史文化载体进行拯救、修缮和改造,不断丰富和拓展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筹措保护发展资金,探索有效保护模式。落实责任单位,整合各部门资源,落实保护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设立传统文化保护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应制定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公平参与的政策和办法,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吸收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更加广泛地投入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事业,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法,确保落实。在旧城改造中应充分重视城市中的重要历史风貌地带和景观地带的保护和控制,突出景观特征和文化内涵。开发改造的过程中严格贯彻修旧如旧的理念,尊重历史,力求把“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灵魂,融入景观当中,融入保护之中,坚决纠正无序和盲目建设,禁止大拆大建,要严格落实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有关保护规定,为传统文化预留足够的传承和发展的空间与场所。

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职能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抢救性收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民间传说、民间技艺、民俗节庆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宣传与展示,留住乡村记忆。

结合美丽乡村、幸福家园项目,推进重点古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有人住、有人气才能活起来,扶持开展重点古村落乡村旅游、建设民俗博物馆,优先安排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改善居住条件,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充分调动激发农民自身的保护热情。让美丽乡村、幸福家园更富有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

要推动传统文化遗产记忆工程。对一些在城镇化进程中不便保护或不可避免要消失的文化遗产,及时以影像、声音、实物等多种形式,在博物馆、图书馆等合适场所留存和展示。记忆工程虽有些欠缺与遗憾,但至少能给予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精神遗产。                 (时报记者)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