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针线筐
【发布日期:2018-01-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追梦

 

孙女快出世了,妻子忙着针线活儿。凝视着她身旁的针线筐,我仿佛听见时光深处的风铃声,望见生我养我的故乡,看见煤油灯旁补衣服的母亲……

打记事起,我就知道母亲有个古朴典雅的针线筐。它小巧玲珑,是竹编的筐子,体积比脸盆略小,下面圆底儿,上面开口处呈正六边形,就像枣红色的篮子,只是没有手把。筐里放着各色布条、剪刀、针线,往往还有一件母亲正在赶的活计。

据母亲说,这个针线筐是她出嫁时,外祖母亲自到集市上挑选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女儿有一双巧手,把日子“打点”得红红火火。

记得晚上做作业时,母亲总是坐在我的身边借光做针线活儿。我们三兄弟穿的衣服,都是“流水线”传递,老大穿新衣,穿短后传给老二穿,老二穿短了再传给老三穿。于是,母亲的针线活儿就没闲过。她那手中连着线的针,上下穿梭,缝进了一缕缕暖暖的母爱。尤其是那乖巧的针脚,勾勒出贴布美丽的“绣边”……

每逢雨天,做不成地里的活计,母亲便端着针线筐坐在门口过道里,安安静静地做起了针线活儿。不一会儿,左邻右舍的乡亲,恰似雨天的蘑菇,陆陆续续露出头来。大家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我家的过道,张家长李家短地聊着家常。我们小孩子在廊檐下快乐地做游戏,她们就在过道里忙针线活儿。那一刻,哗哗的雨声,呼呼的风声,嬉嬉的欢笑声,汇成了一支交响曲。

期间,大家都夸母亲针线活儿做得好。若有谁请母亲缝缝补补,她总是很乐意帮忙,尤其是老邻居。

母亲大方、朴素,那套红衣黑裤,只有在过节时才会穿在身上。若当年没去参加亲人婚礼的话,她这套衣服都要沉睡一年呢……

记忆犹新的是,那年我去镇上念中学前,母亲省吃俭用为我做了一套新衣服,叮嘱我要细心点,别划破,要是打了补丁就“破相”了。在那个年代,还有不少孩子上中学没有买新衣服,甚至没有下饭菜。生活虽艰苦,但人人读书都非常刻苦。因为只有读好书,才有望“出社会”,端上“铁饭碗”。这也是母亲对我的谆谆教诲。每周回家,母亲都要看看我的新衣是否完好,内衣是否要缝补,真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那年,我考上了师范,母亲说我在外地读书应讲究着装,要给我买衬衫,冬天时穿在里面,与外衣搭配起来就好看多了。望着母亲消瘦的脸庞、发白的头发,我固执地说:“妈,不要买衬衫。我看到二叔内穿‘领套’,并没有穿衬衫呢……”母亲听了,欣慰地说:“你将来定会持家。”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于是,母亲去买了布料,裁剪、缝制“领套”:剪刀下的衣领造型,颇具匠心;细匀的针脚,恰似缝纫机的杰作;装有热水的水壶,替代了“熨斗”,压平、定型……展现在眼前的特制“领套”,衣领连着短袖,虽穿起来只到齐胸,可看上去就像内穿衬衫一样,既省布料,又省工钱。母亲真是心灵手巧啊!

几年的师范生涯里,母亲亲手做的“领套”,时刻温暖着我的心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千古名句,时常回响在我耳边……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依然穿着母亲特制的“领套”。母亲常说,现在生活条件好转了,要我留意自己的“包装”,我却不以为然。难怪一去相亲,人家都说我乃地道的“土八路”,“敬”而远之。

遥望知音似渺茫,有缘千里来相会。终于有位姑娘喜欢“土八路”,相中了我,后来成了我的妻子。她接过了母亲的针线筐,包揽了针线活儿。尤其是女儿出生前,针线筐更有了用武之地:妻子做“背带”、缝尿布、钉纽扣……忙得不亦乐乎。

斗转星移,草青草黄,不觉我的女儿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一眨眼,孙女快出世了,女儿裁布,妻子缝制“环保”尿布……在旁的针线筐,看着忙碌的母女,满脸笑容……

针线筐,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散发着家的馨香,承载着满满的乡愁……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