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95.5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7%,降幅比1-11月收窄2个百分点。扣除火力发电行业,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10.5%,增幅比1-11月扩大0.5个百分点。
一、全社会用电量情况
2012年我市全社会用电量为66.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其中工业用电量(含电厂生产全部耗用电量)35.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增长幅度较三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0.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5%;第二产业用电量37.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第三产业用电量9.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9.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
二、规模以上能源生产消费主要特点
(一)分能源消费品种来看,能源消费品种相对集中
不考虑用于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我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303.92万吨标准煤,以煤品、天然气、电力三大能源为主,本年煤品的消费比重减少2.8个百分点,天然气和电力的消费比重分别上升1.3、1.6个百分点。其中,原煤消费量216.38万吨,折合标准煤为146.77万吨;天然气消费量9.35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为110.30万吨;电力消费量35.20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为43.27万吨。
(二)分企业看,能源消费集中度高且重点耗能企业降幅逐季收窄
到2012年底,全市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万吨及以上的企业有12家,这12家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共150.6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77.0%,同比下降6.1%,拉动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分别比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收窄3.2、8.1、8.8个百分点。其余非万吨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4.93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16.6%。
(三)分行业看,超七成行业能耗增长且大部分主要耗能行业降幅收窄
全市31个工业行业中有24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为77.4%,7个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七大主要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71.62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87.8%,消费量同比下降4.0%,降幅比1-11月收窄2.2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分别下降7.2%、15.3%,这与前几年主要耗能行业的较快发展,形成较大的反差(见表2)。其他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3.9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7.9%,增幅比1-11月回落0.1个百分点。
(四)分县(区)看,综合能源消费量“五增一降”,现价产值能耗“四降二增”
2012年,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秀屿区、仙游县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分别上升2.0%、28.5%、1.4%、1.2%和31.7%,北岸管委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11.5%;而现价产值能耗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北岸管委会分别下降19.4%、11.1%、13.0%、11.5%,荔城区、仙游县分别上升2.2%、7.2%。
(五)火力发电量的下降导致能源消费的下降
全市两家火力发电企业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23.64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以上能耗的63.2%,同比下降7.7%,拉动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5.2个百分点,全市累计火力发电量为87.3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5%,降幅较前三季度分别收窄8.5、11.4、3.5个百分点。
(六)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占比较大
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消费各类能源合计303.92万吨标准煤,用于加工转换能源投入合计226.17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总消费的74.4%。从能源消费品种看,原煤消费量为216.38万吨,用于加工转换的投入量为183.89万吨,占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总消费量的85.0%;天然气消费量为9.25亿立方米,用于加工转换的投入量为8.74亿立方米,占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总消费量的94.5%;柴油消费量1.28万吨,用于加工转换的投入量为0.07万吨,占规模以上工业柴油总消费量的5.5%;产出合计107.38万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换效率47.5%,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