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正山局长带队深入涵江企业标准化工作调研
邀请省局标准化专家现场为企业讲授标准化知识
近年来,莆田市质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标准化工作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充分发挥标准在引导发展、推动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全力服务美丽莆田建设。
●稳步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
推动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莆政综〔2017〕19号),认真做好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等重点工作,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切实增强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市企业累计自主公开企业产品标准449项,全市累计制定、实施团体标准3项。
●全面提升工业标准化水平
大力实施制造业标准提升工程,重点选择制鞋、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纺织面料、工艺美术等产业开展标准提档活动,鼓励和引导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积极承担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引领“莆田制造”向“莆田智造”转型。截至目前,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的64项国家标准、60项行业标准、123项地方标准,还有16项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13项地方标准正在制定中;全市共拥有4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或工作组、2个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镶嵌首饰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材矿山开采机械工作组、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性能工作组、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胶鞋分技术委员会鞋面材料及饰件工作组、省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省木雕及古典工艺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持续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突出水产、水果、畜牧、食用菌、蔬菜等农业主导产业及主要农产品,合理规划布局,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全市农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枇杷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南日鲍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等10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及台湾甜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花蛤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等29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扎实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加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培育和挖掘,积极推动莆田地方特色农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南日鲍、莆田桂圆、莆田枇杷、度尾文旦柚、莆田荔枝等5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3家企业获批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累计推广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173.8万枚。
●积极拓展服务标准化领域
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大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力度,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区(管委会)行政服务中心以及全市54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点全面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区(管委会)行政服务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全部通过省效能办验收;市行政服务中心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通过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全市行政服务行为,进一步提高了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有力推进服务型、阳光型政府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加强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在家政、物流、商贸、电商等领域开展现代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鼓励和引导基础较好、积极性高的单位申报国家级、省级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通过以点带面,带动、提升全市现代服务业标准化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截至目前,莆田市移动公司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莆田市凤凰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省级家政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