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记城厢区政协委员、常太镇渡里村驻沪商会会长陈金烂
【发布日期:2011-10-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一人富了不算富 全村人富了才是富
——记城厢区政协委员、常太镇渡里村驻沪商会会长陈金烂

一个山区小村,全村人口只有1800人,却有1500多人在上海从事食品、服务、建筑、房地产等第二、第三产业,年产值近5亿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这不仅要靠那些洗脚离田出山的村民们的辛勤劳动,更要靠该村成立的驻沪商会及其带头人,这个村就是城厢区常太镇渡里村,这个人就是商会会长陈金烂。

穷则思变 走出大山图发展

渡里村位于城厢区常太镇西北部,翻过后山险恶的崎头岭便是仙游县游洋镇,可直达福州永泰、三明尤溪,是古代莆田沿海通往闽中地区的一条重要官道,世世代代的渡里人靠挑盐到闽中山里换杉木、竹制品的苦力钱,生活异常艰辛。所以,一条扁担、一支锄头是村里青年人养家糊口的“武器”。特别是我市大水缸——东圳水库建成使用后,该村原来不多的农田耕地三分之二在淹没区内,失地的村民们的生活更加 困难,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全村人均收入低于常太这个省级贫困乡的水平。
然而,穷则思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头脑活络的陈金烂凭着渡里人传统的“方糕”制作手艺活,与乡亲吴金芳、吴永华、韩长兴等,率先大胆洗脚离田,走出山门。他们首先以家庭作坊形式,采取了夫妻店、父子兵、兄弟档等灵活经营方式,“船小好掉头”地辗转奔赴全国各地为人加工独具风味特色的渡里糕点产品, 解决了家庭的“温饱工程”。
首次进入市场,由农民转化为商人,渡里人没有充足的资本,没有现成的经验,为减少市场风险。具有一定市场经济意识的陈金烂与先发展起来的一些乡亲合计,首先引导亲戚好友以市场竞争比较薄弱的一个乡镇为定点,通过周边的批发店或零售店的销售网络,推销物美价廉的渡里方糕。或通过销售网络不断地更新风味、改良品种,或及时地更换销售地点开拓新市场。经过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市场拓展,以乡下作为市场的村民也实行了经营的“战略转移”,村民从农村“包围”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品种从单一的方糕生产,发展到面包、蛋糕、月饼、中国式中西糕点、重庆鸡公堡等深加工食品,陈金烂等人总是先人一步把糕点食品做得风生水起,渡里村因此而成了远近闻名的糕点专业“明星村”。

富而存仁 抱团打拼谋突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放开,食品生产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局面。富有亲和力的陈金烂,以战略的眼光看待渡里人在强手如林竞争中,如何长期勇立潮头这个问题。便与那些先人一步“吃螃蟹”的吴金芳、吴永华、韩长兴等人,又一次分析形势,为村民们谋局下阶段的发展。最后以合资或合作的方式,把渡里人分散在各地的小作坊转为股份制食品公司,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技术承包与业务提成统筹兼顾的抱团发展模式,在新形势下,为渡里人的食品业再发展提供了机会。
对于渡里村人抱团发展模式,带有山里人那份淳朴的陈金烂感慨地说:“渡里村有个好的传统,那就是lsquo;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人富了才算富rsquo;。所以,自村里第一个走出来闯天下的人开始,实行了亲带亲、亲带友、友带亲、友带友的方式,到目前,全村有95%的人在外发展,凭着就是村民们lsquo;扶上马,带一程rsquo;的帮扶互助、精诚合作的精神,所以,村民们无论做哪一行业,在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实行公司之间、行业之间、个人之间的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一些村民甚至采取了抱团连锁经营的方式,在一些大城市繁华地带开设食品加工销售连锁店,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价格,使企业利润呈几何式发展。”
有一首歌词说得好:“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紧紧抱成团;一个掌巴拍不响,十个巴掌震天吼hellip;hellip;”尝到抱团发展的甜头后,村民们纷纷仿效抱团经营的模式。截止目前,已有70家村民在上海建成了现烤现卖的规范化面包房;十几家村民则在宁波、杭州市建起了健康、时尚的食品房;韩长兴等村民则靠实力,参与公开招投标,取得昆明等高校的食品经营权。村民韩光炼以武汉为创业基地,专攻糕点深加工,他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对传统的渡里方糕进行创新,为以常太镇为中心、辐射到周边的游洋、钟山、华亭、白沙等我市山区的食品业发展吹起一股春风。

商会如家 凝聚人心展宏图

为了沟通信息、切蹉技术、团结村民、发展商业,渡里村民与时俱进地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同乡会或商会。全村共有1500多人在上海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商会也应运、应势而生。处事公正、遇事担当的陈金烂理所当然地被在沪乡亲一致推为渡里商会驻沪分会会长。
当上会长后的陈金烂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不但无偿地腾出两间在闵行区延长路黄金地段的房间,作为商会和中共城厢区驻沪党支部的办公及活动场所,给城厢区在沪流动党员和渡里在沪乡亲提供聚焦乡情、共享信息的地方。同时,陈金烂每季度还委托一些龙头企业召集各地村民进行定期的新技术、新工艺培训。在短短数年时间,使渡里的食品生产品种由方糕发展到蛋黄派、面包、鸡公堡等,品种不断增加,产业日趋完善。
当然,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的陈金烂会长对近年来渡里人的大发展,十分感谢莆田市农商行自2006年以来一直为渡里人提供小额信用贷款,使渡里村的村级经济有飞跃发展。他说:“遇到村民图发展需要资金时,商会出面向他们(莆田农商行)担保贷款,解决了企业发展lsquo;无米下炊rsquo;的困境,使村民们不但可以做好食品本行业的发展,还有充分的资金拓展到其他领域,并把所涉及的领域的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完成了最初的资金积累而滚动发展,良性互动,形成规模。如今,已发家致富的村民们在上海拥有几十间食品连锁店已不再是新鲜事,像吴永华的lsquo;乐rsquo;字号产业,从最初的食品生产起家,到目前已坐拥lsquo;中国式rsquo;麦当劳的lsquo;鸡公堡rsquo;数家连锁店,大型租赁商场及房地产产业。其中需要充裕的资金链作为后盾,而背后与银行(莆田市农商行)的大力支持和商会鼎力担保分不开的。”
商会如家。在乐善好施的陈金烂鸡公堡连锁店的后厢房两间办公室里,分别挂有“中共城厢区驻沪党支部”和“渡里商会驻沪分会”的牌子,当然,还有许多上至受到商会亲力有为而感动的区长,下到曾得到援助后发家致富的莆田乡亲们送来的奖状、匾额、锦旗、贺信等,琳琅满目,相互辉映,从中彰显出商会亲和聚力的作用,更有如家感受。一位昔日刚来沪谋发展的乡亲正好来商会与陈金烂会长商谈新租赁大卖场的发展计划事宜,对于商会的作用及会长的亲和力,他感慨万端地说:“我当时刚来上海跑事业时,是商会调动会员力量帮助我联谊乡亲、联通信息,帮扶发展,在这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有如家的感觉。而这个lsquo;家长rsquo;陈金烂也是对我们这些初来沪发展的乡亲,不但无偿提供吃住,而且扔下繁忙的生意帮我们调查市场信息、寻找开业位置,我才有今天的事业。他不但对我这样,对其他来沪乡亲也一视同仁,难怪他一年接待费就要花去30多万元。话说回来,他是lsquo;福人居福量rsquo;。有了他的慷慨解囊和无私援助的性格,遇到稳赚的生意,乡亲们都愿意来商会与他谈生意、共合作, 他的事业如今做得如日中天。”
如家感觉真好!商会正是有陈金烂会长和另外几位副会长带动下,发扬着“有钱大家赚,致富相帮带”的渡里人精神,在农村寻求产业调整中,他们先人一步谋发展,凝聚力量图发展,抱团成拳再发展,在大上海竞争如林的境地中,才能长期占领着商业制高点!(林文坤 林洪钦 文/图)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