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兴化湾畔沁安宫
【发布日期:2011-10-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沁安宫位于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冲沁村,原名“沁江宫”,因为横穿村里的沁江刚好从这里入海而得名。在清光绪年间,沁江宫重新修缮,晚晴著名学者、“莆田四大才子”之一张琴将其易名为“沁安宫”,并赋联一对,题于宫前两侧大石柱,祈求出海平安,联曰:“海上鱼龙齐排舞,江干波浪护平安。”
据村里老人讲,沁安宫始建于明代。明永乐年间,现居住在村里的张姓和林姓的先人,从木兰溪畔的渠桥一带,迁徙至此。起初这里是乡亲们出海捕鱼的小码头,渔民们便在此立一块石碑,既作为村、海的疆界,又祈求庇佑出海平安。自从明成化五年(1470年),乡亲们从海里得到一块“神奇”樟木之后,就开始在此地兴建建宫庙并供奉妈祖。
经历代修缮,形成现在规模。宫高度约为六米,两进结构。宫门两边廊墙分别有堵严实的廊窗,各有对联和横批。左侧联曰:“英风远屈江天外,坤德长垂泽国中。”横批:“海国安澜”,并在上面石梁题七个字,曰:“太液池群鱼瞻拜。”;右侧联曰:“万道祥光归紫府,四时运化福苍生。”横批:“海晏河清”,上石梁题字为:“盘龙斋百鸟皆鸣。”以上均为晚晴张琴手笔。宫内柱、梁用木搭构连成整体式框架,四周则用方石堆砌而成,有效地防止台风的袭击和海风的侵蚀。两进间的天井部分,巧妙地用“三叶式卯榫结构”重叠合成,形成“拜亭”,是妈祖宫庙中较为独特的风格,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从门口进去,四根横梁上依次写着“元、亨、利、贞”四字。中央神龛主祀天上圣母,陪祀司马圣王及齐天大圣,前面一排供奉十七尊各路神明的小神像;两边立柱楹联为:“湄岛女英胸诣武略名著天宫五路震威风直传帅府,淮阳司马剑净妖气鞭驱邪魅千年留惠泽遍锡沁江。”左侧神龛内供奉尊主明王及夫人神像;右侧供奉三尊夫人神像,三夫人分别是云霄夫人、碧霄夫人、琼霄夫人,传说是尧帝的三位女儿。宫内还保留诸多文物,如明代妈祖神像和十七尊陪神小神像,清乾隆年间由村里信士捐献的中案等。最近一次修缮是在1987年,乡亲们很好地保留了宫庙的原来建筑风格和各种文物。 (黄志霖)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