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妈祖信仰与华侨会馆
【发布日期:2010-09-2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图为扩建湄洲妈祖庙

(三)文化活动方面:会馆天后宫的文化活动,总的趋势是由单纯的祭祀文化活动逐渐发展为综合的社会文化活动。祭祀文化主要指各个传统节日的致祭和娱神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的妈祖诞辰的迎神赛会。各地的祭祀规模和娱神项目虽有所差别,但致祭者虔诚之心则是一样的。今所见最早的迎神赛会的史料记载,是1840年新加坡天福宫落成开光的迎神赛会。据19世纪新加坡名医宋旺相所著《新加坡华人百年史》中曾引录当时新加坡报章的一篇报道:
迎接神像的游行队伍长约三分之一英里,沿途锣鼓喧天,彩旗飞扬hellip;hellip;游行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花童,她们都是五至八岁的小姑娘,身着各色满汉服装,一组组地排列在游行行列中的彩车上。这些花童双脚踏在铁杆子上,并将铁杆掩饰在衣服下面。她们服饰艳丽,笑脸相迎,头上有锦伞为其遮阳hellip;hellip;天上圣母神像是安放在一顶极其华丽的杏黄色绸纱的绿轿上,四周是身着杏黄色短袄的“天神”护卫。这位女神究竟拥有哪些象征,我们尚不清楚,但看来她显然是受到人们的高度崇祀。本地的华人为迎接这位女神,在镇上按照中国的风格为她建造了一所华丽的庙宇。华人称呼她为天上圣母(或妈祖婆)。此次迎神盛会被视为是华人正式宣布:天上圣母已驾临新加坡了。迎神连同欢宴的全部费用,据说共达六千余圆之巨。
此后,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盛大的妈祖出游迎神赛会。直到1915年,天福宫董事们考虑到减少铺张浪费,对妈祖诞辰的庆典进行改革,即常年只在庙内举行祭祀并演戏酬神,每三年举办一次出游迎神赛会。迨1929年陈嘉庚先生执掌福建会馆,才决定完全停止大规模的出游迎神赛会,只在庙内演戏酬神。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昌明和各国文化的多元趋势,会馆天后宫的文化活动也与时俱进,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拓展为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活动。如新加坡于1984年成立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提出会馆现代化建设的口号,推出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的措施。尤其是针对接受英文强化教育的年轻一代华裔,大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补课教育。通过举办各圳培训班,组织开展语言、文学、艺术(包括戏剧、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及特色手工艺等)学习竞赛活动。同时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乞巧、中元、中秋、重阳、冬至等,组织妇女、青年继承传统的过节活动。此外,还举办中华文化讲座,组织学术研讨,创办《源》杂志,出版中华国学丛书等全方位的文化宣传。
马来西亚华侨所经历的历史背景与新加坡相似,但由于地域辽阔,华人居住分散,成立全国性的领导机构比较困难,所以示范的作用尤为重要。而位于首都吉隆坡市区的雪隆海南会馆天后宫,便当仁不让地承担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会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把文化事业不断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吉隆坡展示现代文明和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会馆领导尤其重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组成一支干劲十足、活动超强的妇女团,开展诸如慈善募捐、就业培训、文娱体育等多功能的大型文化活动。而在重视全方位的社会文化活动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妈祖文化的弘扬和提升,他们于2003年成立妈祖文化研究中心,并已成功地连续举办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还创办了目前世界唯一的妈祖文化学术专刊——《妈祖文化学报》,通过这块学术园地,广纳世界人才,为提高妈祖文化研究水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未完待续7) (蒋维锬)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