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点亮民间舞蹈九品莲花灯
【发布日期:2009-08-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最近,大济镇坑北村聚英书院《九品莲花灯》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这将有效地抢救、保护、挖掘和传承《九品莲花灯》舞蹈。
大济镇坑北村圭山聚英祠创建于1718年,1846年改为聚英书院。聚英书院《九品莲花灯》简称《九莲灯》,“九莲灯”始于1642年,由林龙江先生嫡传弟子卢文辉、陈衷瑜创立的, 1847年聚英书院余玉卿等人在书院里学林龙江先生的经典,学心法、学科仪、做科事,传授民间舞蹈《九莲灯》。
“九莲灯”舞蹈演出时用10多张桌子摆成一个八卦字,中间放一只方桌,10多人手提莲花灯,内点蜡烛,边跑边跳,手中莲花灯不断转动,并在方桌间穿梭,井井有条,正转三圈反转三圈,时间延续一个钟头左右,他们配合紧密,体现了集体协作精神。其相关制品及其作品有:中鼓两面,锣、钹一副,吹笙2支,服装帽16套、莲花灯一副12—15盏,有红、黄、兰、绿、白等色,莲花圆灯宽、高各20厘米左右,工艺精巧。
“九莲灯”具有独特的传统民间舞蹈风格,生龙活虎,生动有趣,节拍紧凑,并有锣鼓、钹和吹笙伴奏。音乐声韵悠扬婉柔,悦耳动听,富有感染力,体现农民取得农业丰收之后载歌载舞的欢乐心情。
“九莲灯”的曲词一共九品,主要是宣扬忠孝廉节,24孝内容是其中一部分。如:虞舜大孝感动天、汉文帝仁德临天下等。
1992年,“九莲灯”舞蹈参加福建省民间舞蹈会演并获奖。但由于时代的变迁有许多传统民间文艺受到冲击,民间舞蹈“九莲灯”同样面临消逝的危机。“九莲灯”过去停断几十年之后,直到八十年代才初步恢复。目前精于此民间舞蹈人员所剩无几,所幸的舞蹈方法和曲谱尚存,经过保护延续留存于世。有关方面已经将“九莲灯”舞蹈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并制定5年保护计划,加强舞蹈艺术队伍建设,举办艺术培训活动,扩大艺术队伍,提高艺术素质。同时开展学术研讨活动,进一步发掘、保护、传承“九莲灯”舞蹈。 (叶金品 黄莉)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