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城厢区华亭镇涧口村青年村民赖风第,一早就忙着把200羽山鸡装上车,准备运往福州销售。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名优稀特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营养特性的山鸡、鹧鸪等珍禽动物,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价格一路走好。
去年,看到中央台第7频道节目介绍养殖山鸡致富的故事后赖风第便萌生了饲养山鸡的念头。
作出决定后,赖风第购买养殖山鸡技术书籍钻研,并到江西等地的山鸡养殖户学习养殖技术。2008年初,赖风第投资5万元,从江西引进了700羽种山鸡,并购置了从育苗、饲养到出栏的一系列设备,在石苍乡田坑村进行人工饲养。经过将近1年的精心饲养,到了当年年底,除了开销还净挣2万块钱。
今年初,山鸡的繁殖量与日俱增,但苦于场地狭窄有限,赖风第又萌生了规模化生态养殖山鸡的念头。几经努力,他又在华亭镇涧口村开办养殖场,养殖1000多只山鸡,建立生态养殖基地。他告诉笔者,基地养殖山鸡的食物主要是稻谷、玉米,每年可出栏两茬6000多羽,每公斤价格在50元左右,目前供不应求,年收入可达3万元。
近几年,为引导、发展特色种养业,实现在家门口自主创业,城厢区积极开拓农民创业渠道,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帮扶。其中,区信用联社仅今年就专门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新增1000万元贷款,重点扶持家禽饲养等创业项目。涉农部门开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为从事种养业者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
有了资金、技术等保障,城厢区许多农民瞄准珍禽养殖的商机,迈上了创业增收路。
除了山鸡养殖,在城厢区灵川镇下尾村,还有20户养鹧鸪的农民。
下尾村村民林吓国从报纸上了解到养殖鹧鸪是致富的新项目。于是,他想方设法搜集养鹧鸪的信息,并筹集1万元资金,从厦门引进1000羽鹧鸪种苗。经过3个月的精心饲养,种鹧鸪克服了刚开始的quot;水土不服quot;后,健康成长起来。
鹧鸪具有投资少、饲养易、收益快等特点,每年可出栏4茬。养鹧鸪给下尾村带来市场商机。在林吓国的带动下,一些村民在侍弄好田地的同时,纷纷养起鹧鸪。目前,全村20户养殖户每户每年至少饲养鹧鸪3万羽,全村每年有 60万羽鹧鸪销往厦门、广州等地。仅此一项,就可为这些养殖户年均增收2万多元。 (易振环 陈金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