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演绎纯爱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莆仙戏《魂断鳌头》5日晚在京精彩献演
【发布日期:2016-07-0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鼓乐时而悠扬,时而铿锵,歌喉清脆嘹亮,戏服精美高端hellip;hellip;5日晚,北京长安大戏院内座无虚席,由仙游县鲤声剧团排演的莆仙戏《魂断鳌头》,作为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基层剧团优秀戏曲剧目会演精粹,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正式举行首场演出,如约与戏迷与观众见面,为首都市民献上了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精彩跌宕的剧情和极有光彩的演绎,古朴典雅的表演和优美动听的曲牌音乐,引起了强烈反响。
中国侨联原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兰通,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原部长、少将余起芬,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部原部长、少将阮金秀,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和福建省文化厅厅长陈秋平,福建省文化厅副巡视员赵建宏,福建省文化厅文艺处处长吴新斌等领导,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中国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王安葵,中国戏曲研究所原副所长刘文丰,中国戏曲学会秘书长万素,中国艺术年鉴副主编柯凡,中国戏曲研究副主编谢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李小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会长傅谨,全国著名评论家马也,全国青年评论家智莲忠等一些戏剧界专家,莆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桂芳,仙游县委书记郑亚木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志良,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会长陈春玖,北京仙游商会会长张志雄、常务副会长张志勇,北京莆田商会会长黄文盛、监事长陈玉明等在京莆籍乡亲及首都戏迷共近千人观看了演出。置身灯光璀璨的大舞台,身着色彩艳丽戏装的演员表演真切传神,唱腔清悠婉转,将莆仙戏的独特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台下观众赞叹不已,掌声不断。
《魂断鳌头》是代表福建省参加2016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的唯一剧目。此次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活动从2016年7月5日开始,将持续到2016年8月3日。活动期间,全国各地精选的31部优秀剧目陆续晋京会演。除了当晚的首演,演出6日晚还进行一场。据悉,此次戏曲艺术盛会将汇集众多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可谓名剧荟萃、名家云集,充分展现出了地方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
《魂断鳌头》是国家一级编剧郑怀兴新编的古代剧,早在1982年就由仙游县鲤声剧团排演,曾由许秀莺、周如典、王少媛等一代莆仙戏名角献演,演出之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成为鲤声剧团的一出保留剧目。去年,鲤声剧团事隔32年重演此剧,剧情跌宕起伏,矛盾冲突鲜明,让经典重焕光彩,再次引来多方关注,并在去年底荣获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一等奖、剧本荣誉奖、音乐设计一等奖、导演一等奖等诸多奖项。这台戏讲述的是一出发生在晚唐时期科场腐败背景下“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凄美爱情悲剧,却突破了传统戏曲“才子佳人”的故事模式,将批判的矛头对准制度、社会与人性,充满着一种悲悯的情怀,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可信度以及舞台美感。该剧包含着人物间的多重冲突,这些冲突为戏剧增添了色彩,在不同程度上驱动着剧情,让人在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剧情主要内容为:唐末科举考试,陈玉娥与表兄王长卿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因为表兄王长卿在科举中不满舞弊抨击贡院,触怒有司被落榜、收押,陈玉娥向表叔刘好问求情,却陷入其父陈国仁与表叔刘好问精心设下的局——要陈玉娥答应给主考沈知章续弦,才能确保表兄王长卿的功名。在矛盾与冲突的过程中,王长卿由爱及恨,由误会到悔悟,最终抛下状元乌纱帽,誓与表妹共下阴司结同心的爱情悲剧。
在两个多小时的整台戏演出过程中,跌宕起伏的剧情、真情投入的表演、悠扬醇厚的曲调,深深地感染了所有观众,现场不时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全场表演将莆仙戏的古老性、丰富性和独特性淋漓尽致表现出来,将生旦净末丑各角色的特色表演都展示了出来,展现了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活化石”魅力。特地赶来观看演出的张志雄老家在仙游县郊尾镇,在北京做生意已20余年,他邀请了10多位北京朋友一起看来自家乡的《魂断鳌头》,直呼过瘾,他颇有感触地说:“确实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好戏,观看过程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演员们的生动表演精彩,将他俩的肺腑之情演绎的很到位,直指人心,耐人寻味,真的让人很感动。”首演还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学生戏迷观众,他们同样非常感慨。
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场,持续用掌声、叫好声向全体演职人员表示敬意,纷纷上前拍照留念。一名北京市民激动地说,自己是第一次听莆仙戏,不仅曲调好听,故事也很接地气。对于莆仙戏《魂断鳌头》在京成功首演,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郑宜庸更是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剧清新、简约、凝练,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一部富含创新元素的好戏。她自豪地说,自1959年首度晋京为国庆10周年献演《团圆之后》大获成功以来,鲤声剧团进京献演累计共已高达八次,历次均以古朴典雅的表演、优美动听的曲牌音乐赢得了国内外戏剧专家的好评。此次又得到这么多专家和戏迷的肯定,擦亮了莆仙戏文化名片,关键在于它选材不随大流,不落窠臼,也在于它剧情一波三折,扣紧悬念,还在于它能挖掘人心、直面人性。 (陈国孟)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