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上塘的“无中生有”
【发布日期:2010-06-10】 【来源:本站】 【阅读:次】

享有“中国银饰之乡”美称的莆田秀屿上塘村,原来只是地处东峤、埭头、北高三个乡镇交界的一个小渔村,不到20年的时间,在既没金矿也没银矿的情况下,成为我国珠宝首饰加工贸易集散地之一,拓展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内涵。上塘的“无中生有”发展之路,值得深思。
“无中生有”是一种拼搏精神。莆田人历来有走南闯北的传统,上塘人也不例外,他们在经过十多年的外出打金生涯中,技术工艺日益精湛,加工风格日益丰富,从手艺人逐步成为商人,成为现代莆田珠宝玉石行业的开创人。同时,在他们的带动下,该村半数的村民投身金银珠宝首饰行业,全区有5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珠宝行业。
“无中生有”是一种创新意识。外出打金的上塘人,抢抓黄金市场逐步开放的机遇,不断做大做强,纷纷在全国各地开金铺、建厂房、办公司,加工的产品也从黄金、白银发展到了金银、珠宝、玉雕等,销售网络铺设到了全国各地,还远销到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上了从简单的珠宝买卖向传播珠宝玉石文化发展的品牌战略之路。
“无中生有”是一种反哺情结。颇有建树的上塘人不忘回报桑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民资回归”,回乡投资兴业,并带动了各地同行的集聚,在政府的引导下,一个以展示和推介为主题的现代化珠宝加工展示交易中心-上塘珠宝城,已初现规模,是目前全省最大、全国第三的加工贸易基地,日交易额将达1000万元以上。
其实,“无中生有”也并非上塘特色。秀屿无森林,却设立了国家级木材加工区;东庄无名医,却把医院建到全国各地。从产品的“无中生有”,到品牌的“无中生有”,再到经济的“无中生有”,莆田人的自强之路,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深思之处。也正是因为这种“无中生有”的精神,勤劳的莆田人被赞为“东方的犹太人”。 (郑一凡)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