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涵江区东南部,濒临兴化湾的三江口镇,让人忆起这里曾与福州、厦门、泉州、三都澳同列福建省五大港的百年老港——三江口港。虽然曾经的繁荣已是过往云烟,但是老港新生依旧运行至今。为了构建一方平安与和谐,这里有莆田公安边防支队三江口边防派出所边防官兵的驻守,他们既要监管16.8公里的平安海岸线,又要维护辖区民生安居、社会稳定。多年来,三江口边防派出所官兵围绕民生主题,以“解民忧、办民事、扶贫困、惠民生”为工作主旨,用实际行动抒发了边防官兵爱民固边的情怀。
化解纠纷促社会和谐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今年以来,三江口边防派出所积极探索完善“大调解”体系联动协调运行机制,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下,进一步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社会调解各种资源力量,矛盾纠纷排查、受理、调处、稳控和信息互通共享、工作“无缝对接”机制。
三江口镇高美村村民苏某与同墙共砖的邻居李某两家人常年因为宅基地纠纷多次发生争执,相互谩骂,积累了长达8年的矛盾。今年8月13日上午,双方因为宅基地问题再次产生纠纷,苏某和李某两人一言不合互相推搡,双方数十名亲戚在现场情绪十分激动。警情发生后,该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处置。民警一边将双方隔离开来,不断进行情绪安抚,稳控现场局势,一边立刻将情况向所里汇报。该所在掌握基本警情后,立即启动“大调解”机制,召集派出所、土管所、村干部组成纠纷调解小组,专门对苏某和李某之间的土地纠纷进行化解。大调解工作组还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商讨化解方案,组织成员走访双方周边的邻居朋友,并对双方当事人、亲属、邻居开展了谈心交流,从家长里短到法律宣传。民警连续几天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到双方家里进行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了切实掌握土地纠纷的根源问题,大调解成员还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在确凿的“证据”和工作人员耐心的劝导下,双方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各自主动做出了让步,化干戈为玉帛,一起长达8年的邻里土地纠纷成功被化解。
自成立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以来,该所充分发挥纠纷排查预警主力军作用,及时掌握辖区矛盾纠纷态势,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大调解联席会议,共同分析研究突出矛盾纠纷解决措施,畅通信息互动机制,更好地把握调解工作主动权。今年以来,依托大调解机制,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8起,避免群体性事件2起,实现了纠纷化解成功率、群众满意率“双一百”。
关爱老人传播正能量
“尊老爱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人民警察,我们更应该尽所能地为老年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传播正能量”,三江口边防派出所林少前教导员这样说。
今年第1号超强台风“尼伯特”给莆田多地带来了强降雨。7月10日,该所民警在排查灾情时发现,涵江区三江口镇双霞村的一名孤寡老人受灾比较严重,并将情况及时向所领导汇报。得知险情后,该所指派民警迅速到老人家中救险。当民警冒雨到达老人家中时,雨水已经倒灌到老人房子一层,屋内的积水淹没到膝盖。老人坐在椅子上焦虑的不知所措。
民警上前一番询问后得知,老人的丈夫多年前逝世,儿孙又常年在外打工,老人独自看守着这一栋两层砖混结构老房。在台风肆虐和雨水的浸泡下,老房墙壁多处出现裂缝,已变成一座危房。民警试图劝说老人到村委会避难却遭到拒绝。“我走了,家里这些东西怎么办?”老人抬头哽咽着说。民警知道原委后,立刻帮忙将旧冰箱、旧电视等家用电器搬至二楼安全区域。在民警的苦苦劝说下,老人同意到村委会避难。民警自掏腰包为老人购买了牛奶、面包等应急食品。
“这次台风躲过了,可再来台风怎么办?”林少前放心不下。于是台风刚过,他就带着村干部再次来到老人家里一查究竟。经过调查了解,原来是房子旁边的一条旧土路地势较低,一下大雨,水就会顺势倒灌到老人的房子里。找到问题的根源后,他立刻协调村委会,在短时间内就将原来的土路修建成水泥路,路的地势也加高了不少,雨水也不会倒灌到老太太的家里了,林少前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为了方便老年人在遇到困难时能立即报警求助,林少前要求民警在走访过程中,对老年人的手机进行设置,将号码“1”设成报警电话,老年人只要拨打“1”就能直接连接派出所报警电话。这样,老年人如果遇险可以直接快速报警求助。
像这样帮助、关爱老年人的事例还有很多。今年,该所结合“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加大走访力度,深入辖区摸排登记困难、孤寡老人,推出了一系列帮扶关爱老人举措。据悉,该所今年以来共帮助老年人办结涉法问题5个,解决实际困难23个,做好事44件。
创新服务举措受点赞
“你们看,我不用回老家(户籍所在地)就能在三江口边防派出所办理居民身份证!”来自福建省周宁县的外来务工人员陈明某拿着刚刚办好的居民身份证在工友们中“炫耀”。原来这得益于三江口边防派出所的系列办证服务新举措。
据悉,作为“涵江港城”建设“先头部队”的三江口港区近年来发展迅猛,大力引进重点项目,外来务工人员剧增,这给三江口边防派出所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带来了新挑战。为此该所以高效服务辖区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工作为落脚点,积极探索服务管理工作机制,为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例如该所针对高美工业园区和三江口新浦港区工厂企业集中,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如多次往返三江口边防派出所办理相关证照业务,需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情况。该所主动将办公平台前移,在园区和港区公布“预约办证热线”,24小时接受群众询问,为群众解难释惑,并开辟“绿色通道”,延长窗口办公时间,增设19时至21时时段为集中受理外来务工人员异地居民身份证换发、暂住证延期换领等服务,并将该项服务提前一周通知相关企业。由于准备充分,目前已为16家企业74人办理了相关业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点赞。
(时报记者 林锦堂 通讯员 黄祥瑞 刘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