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民营医疗是国家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越来越重视并积极发展社会办医。2013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再次明确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办医。今年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莆田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仙黔作了《让莆阳大众分享更多更好的医改红利》书面发言。她以自己在临床一线工作近30年、参加医院管理11年经历的医务工作者的感受,畅谈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如何互补双赢协调发展的看法。
让百姓分享多样的医疗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莆田籍民营企业家在全国投资兴办民营医院近万家,占全国民营医院总数的80%左右。近几年,莆田的民营医院也得到了大力发展,许多莆籍民营医疗回莆办医,积极为莆阳大众创造优质的医疗服务。
市政协委员陈仙黔认为,中国已进入新的医疗健康时代,未来医疗状况将发生巨大变革,民营医疗也将迎来行业春天。
公立医院属非盈利性医疗机构,肩负着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担,社会公益性强,享受政府规划、准入、定级、医疗、人才、土地、税收、资金等各项优惠政策,群众基础好。特别是综合性公立医院,医教研为一体,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具有先进完善的医疗设备,学科齐全,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强,公共应急卫生覆盖面广、收费低等优点,深受群众的信任。
陈仙黔说,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现阶段分级诊疗还未完善,乡镇卫生院的救治能力有限,百姓大病小病都喜欢往大医院挤,造成城区公立医院爆满。此外,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较为大众化,无法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而民营医院的发展,能够较好补充公立医院的不足。
陈仙黔认为,民营医院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医疗市场中欣欣向荣的新生事物,也将是今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它的存在也有很多优势。一是管理机制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性。民营医院的管理模式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自主决定。在机构设置上可以更加灵活,不易受外在因素干扰,设置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机构系统,做到机构精简、效率优先。在人员使用上可以实行真正的聘用制,既可低职高聘,也可高职低聘,双向选择,灵活多样。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岗位工资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是资本的积累上占有更大的优势。由于自身体制灵活,民营医院可以利用一切有效的渠道争取办医资本,广泛地筹集社会资金,扩大服务规模。另外,还可采用联合办医的方式,争取更多、更强的合作伙伴,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三是民营医院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强化专科特色,突出自己在就医环境、诊疗过程细化、精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创新服务观念、服务模式。
尽管对民营医院的发展利好不断,但当前民营医院医疗产业仍面临不少问题。比如,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社会信任度有待提高,医院规模普遍较小等。
对此,陈仙黔提出建议:公立与民营医疗机构之间有互利共惠的条件和基础,可以在竞争中协调发展,符合双方发展的利益。
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大众化可以与民营医院医疗服务的精品化有机结合,双方可以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调整并不断改进服务理念,满足不同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
公立医院可以借鉴民营医院在机构设置、岗位聘任、分配制度等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而民营医院要积极寻求与公立医院结对帮扶,特别是优质的医疗人才资源引聘兼职,以及输送医务人员送到综合医院进修培训和前往多点执业医师学习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逐步建造合理的人才队伍。同时,没有富余资金购买大型仪器的民营医院,这部分检查可以寻求与综合医院合作,患者可以到综合医院预约检查。
必要时,成立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两者之间专门的协调机构,便于双方沟通、协调。
投资开办民营医院要了解群众需求,对市场进行充分评估,不能盲目和急功近利,要做好长期才能扭转亏损的思想准备。民营医院也要学习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公益性理念,慢慢积累,借助公立医院的帮助和支持,不断提升医疗技术,争取将各个专科做大做强,渐渐取得患者的信任。 (时报记者 郑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