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孟
连日来,国内外仙游籍作者以及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自由撰稿者踊跃向仙游县文联、县作协投稿,参加以“中国风·仙谿情”为主题的仙游乡土文学创作大奖赛征稿。据悉,仙游县首次设立了以奖励全县优秀文艺人才和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的最高荣誉奖的“仙谿文艺奖”,下设戏剧创作表演奖、音乐舞蹈创作表演奖、民俗文化传承表演奖、书画摄影作品创作奖、乡土文学作品创作奖、竞技体育奖等6个专项奖。这是该县积极筹备首届文化节系列活动的镜头,以弘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助推仙游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为贯彻落实“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的奋斗目标,仙游县今年10月将举办首届文化节、旅游节暨红博会等“一会两节”,其中文化节期间将组织开幕式暨民俗文艺汇演、大型歌舞剧《九仙传奇》、莆仙戏专场演出、“留住乡愁——仙游规划建设及旅游景观摄影展、书画精品展”、仙游乡土文学创作大奖赛、青少年艺术表演专场演出、十音八乐表演赛、广场舞大赛、传统武术交流大赛和《仙游故事》、《仙溪历代名人》编撰成书等系列活动,在传承、展示仙游特色特色文化的同时,促进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目前各个活动正在有序开展前期筹备工作。
目前,在“文化节”的筹备过程中,该县注重在实施“文化基础性工程”上下功夫,一是精心打造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十大文化品牌”,包含鲤声戏曲、仙游画派、蔡襄典史、九鲤湖祈梦习俗、枫亭游灯习俗、仙作技艺、仙游特色小吃、仙游传统武术、古玩收藏、古建筑风貌等,充分挖掘提炼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提升仙游文化影响力;二是设立了以奖励本县优秀文艺人才和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的最高荣誉奖的“仙谿文艺奖”,下设6个专项奖;三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整合县莆仙戏鲤声剧团有限公司、县电影公司、县大剧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全县各类优质文化资产,组建仙游文体投资集团公司,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上有新突破、新作为。
同时,眼下,该县宣传部还牵头组织县文体局、鲤城办等单位同步紧锣密鼓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共实施23个重点文化项目,总投资5.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9亿元。一是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科技馆等“文教六馆”的工程项目建设,各项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预计将于5月底全部正式动建;二是加强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县将新增首批4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三是仙游文庙设立廉政文化主题教育基地,5月份将进行布展;四是建设仙游古玩城,现已完成施工便道、2幢主体大楼建设,另一主楼即将开建;五是仙游美食城和文化主题公园现已加快征迁工作速度,确保均在8月前动建。
据悉,千年古邑的仙游是文化大县,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源远流长,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盛誉,已是全国著名的“戏剧之乡”、“国画之乡”、“田径之乡”、“武术之乡”和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近些年为繁荣古老独特的莆仙民俗文化,仙游县宣传、纪检、文化等部门围绕本地特色和优势,在挖掘、拓展仙游本地文化上不遗余力并结出文化硕果。鲤声剧团先后八度晋京献演,并赴台湾、法国进行文化交流,让国粹艺术走出国门;大修文庙,宣扬孔子精神;推介九鲤湖祈梦习俗,拟申报国家级“非遗”;传承李耕艺术,发展民间油画、国画产业;创新“仙作”技艺,壮大古典家具产业和工业旅游产业hellip;hellip;正可谓,草根艺术逢盛世,文化旅游正崛起。如今,莆仙戏、枫亭元宵游灯习俗和“仙作”技艺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枫亭皂隶舞、度尾大鼓乐、九鲤湖祈梦习俗等已经列入省级“非遗”,市级的有仙游八乐、民间舞蹈“九莲灯”、正月初三祝寿等,还有国家级和省级的“仙作”民间工艺大师40余人。由此,出彩出新的仙游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城乡大地最亮丽的人文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