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清代浙江道监察御史廖必琦
【发布日期:2013-12-26】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廖必琦,字师韩、司翰,号愧荆,生卒年不详,莆阳维新里南梧塘人,后徙居龙泉村(今沟口龙前村)。《广韵》、《姓氏考略》、《万姓统谱》、《风俗通》及《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诸书载:颛顼帝之后裔叔安,夏时封于飂(又作廖)国,故称飂叔安,是为河南唐河县南八十里廖姓,其为始封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廖姓最大郡望“汝南郡”,早期即出此地,可见当时河南廖姓之荣。一说廖氏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这支廖姓,望出“巨鹿”。秦汉之时,始迁往周边地区,到了“永嘉之乱”始,北方廖姓才大举南迁。
闽将乐黄潭《廖氏族谱》载:“廖氏世系之亲,初出自河南,迁居陕西长安祖廖权。权公生于东汉顺帝年间(126—144),为武陵尉,因子廖立入仕蜀国,避入吴地,而后将乐,始焉。继而二十有一世之孙廖前任真州通判,理政清廉,升南剑州刺史。”《兴廖氏族谱》载:“其先祖世居汝南,晋魏南北朝时,因北方战乱,播迁于江南各地。唐时,其祖由江西雩都,避唐末之乱,迁于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寨。后子孙因乱,又迁顺昌,廖氏居于闽者益众。至宋末,再由宁化经长汀、上杭、永定、而入广东——大埔、梅县、兴宁、五华等地区。”龙岩进贝村廖姓家庙知本堂楹联云:“源出武威汝南,历周汉晋唐宋元明清,世推望族;派盛楚豫闽粤,数公侯卿相名垣督抚,代显伟人。”廖氏在中国大陆各个姓氏中位列第六十二位,在台湾居第二十一大姓,在莆田市排序第六十四位,廖氏占中国总人口中之四百一十万多人。
《莆阳比事》卷一“乌石官职”条载:“仙游县角廖,著作钧之族。”廖钧,仙游人。仁宗天圣二年(1024)甲子擢宋庠榜进士,官著作郎,守开封府户曹,为莆阳廖氏首登科第者。钧博学通经,文辞奇伟,人称名儒。其族联云:“仙水家声大,汝南世泽长。”民国《莆田县志》卷七载:“宋嘉定间(1208—1224),有廖闳以进士官秀州太守。宝庆间(1225—1227),偕仲子安来莆,卜居维新里。子孙散居南梧塘澄坂、新安塔林、锦墩、东埔、邹曾除诸处。”(按:维新里在县城南七里,村十有一:戴桥、塘东、龟塘、横沟、前黄、郑坂、管墩、木兰陂、上横山、下横山、后廖。“后廖”其地以廖姓得名。)
必琦祖父尧亮,居家孝友,虚怀乐善,励行济贫,有信义,隐居不仕。尧亮传子孚吉,事嗣父以孝闻,与人交,必诚必信。家中落,勇于为义。邻家窃其墙石,孚吉适撞见之,掩门以避,其人旋自愧悔。孚吉家居,则辄闭一室,以诗文自娱,久之,明理笃学,深得圣贤之旨。其节俭恬淡,雅好山水,不乐仕进。孚吉传子必琦,少承庭训,励志勤学,娴于文词。其自奉俭约,耿介尚气节,与人交尽诚,遇危难,急济。廖氏先祖一门忠贞炳蔚,自宋迄明,科名爵禄,蝉联弗替。故其后世子孙尤能韬晦潜隐,历百年而后兴,天之所以祚忠孝者如此,其远且大也。
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必琦应福建乡试,以府学中式。雍正二年(1724)甲辰,莆阳举子俞荔(字硕卿)、必琦赴京应省试,是科会试题为:“四书义: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菽栗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十月初二日,世宗胤禛策试天下贡士于太和殿前,直隶安州(今河北新安)人陈德华高中甲科第一人(状元),俞荔、必琦同擢陈德华榜进士,俞荔为第二甲六十八名,官广东长宁知县。必琦为第三甲七十九名,授吏部主事。
座落于维新里横山山麓龙泉(龙前)村之龙泉禅寺,肇建于宋真宗咸平元年(998),背山面水,历代僧众甚多,香火道场旺盛,寺中往往成为莆阳诸多学子隐居读书圣地。如明天顺元年(1457),邑人刑部尚书彭韶,早年在中进士后回乡省亲,就到龙泉寺进香,祈求佛祖庇佑其双亲福寿康宁。彭尚书亲眼看到龙喉涌泉,叹为观止,谓本寺为佛家圣地。
雍正二年(1724),必琦登进士第后荣归故里,因其母太夫人崇信佛教,夜梦龙泉寺伽蓝显灵,要求廖母促儿必琦复建龙泉禅寺。以孝顺著称之廖主事遂依慈母之命,抱善乐施,捐俸聘请横山村太学生陈光宝董其事。按旧址进行重建,起盖殿宇,修复山门,廊庑亦略完合,观之者莫不啧啧称叹,喜此寺之再建,重主僧之得人。原来龙泉寺落成,必琦请来了比丘尼理远师太入主龙泉禅寺修行。民间盛传比丘尼常年饮用龙泉圣水后,竟然返老还童,越发年轻,清秀俊俏。故莆阳俗谚云:“龙泉寺尼姑年年十八岁”。后来廖御史为了让生母近寺清修供佛,并把自家的御史府第建在离龙泉寺仅百米处的龙泉村。以其地多植古荔,必琦自号“荔庄”。
康熙后期,官吏贪污,吏治腐败,因为钱粮短缺,国库空虚,造成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世宗决心惩治政敌,巩固皇权,改革积弊,禁止朋党。并实行“摊丁入亩”制度,对王朝制度做了些改革,一是完善了密折奏事制度,二是创设军机处,故处理各类事情能洞察秋毫,一言中的,加强了行政效率。世宗常云:“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且对公忠任事之臣加以重用,必琦以陪奏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充武英殿纂修官。祖父尧亮以孙必琦貤赠翰林院庶吉士,孚吉以子必琦加赠翰林院庶吉士,晋赠翰林院检讨。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一日,世宗在圆明园偶感不适,二十三日子时驾崩。皇四子弘历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乾隆元年(1736),庙号清高宗。乾隆帝驭臣有术,威柄独操,对汉族知识分子采取笼络的政策,一是编书,开“三通馆”纂修大型的典志书《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二是开“四库全书馆”,历时十五年,编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乾隆帝在下令编撰这套丛书的同时,对中国古代文化典藉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查和销毁,被乾隆批准销毁的书籍竟有三千余种,达六万七千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全书相埒(等同)。必琦以武英殿纂修官参与其事,从中积累了纂修典志的宝贵经验。必琦旋以翰林院检讨迁浙江道监察御史,多所建白。其撰《初秋送侄南崖旋里》诗云:“徙倚蓬山怅所依,思深却不为鲈肥。秋风一夜樽前话,潞水片航天际归。望阙心悬红日近,还乡眼注白云飞。螭头载笔闻虚左,莫恋乌私戏彩衣。” (未完待续)(|黄祖绪)

分享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