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预报:
恭慎履职 端直不阿——明代礼部尚书林尧俞评传
【发布日期:2013-10-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端直不阿 智斗权阉
明天启三年(1623),明熹宗降旨选用太监,所增名额超过祖制。尧俞多次上疏力争制止,疏中援引祖制训词后,又针对宦官专政弄权之弊,指出:“愿垂履霜之戒,毋启旁落之端,便嬖惟供乎使令,继述允成[5]乎大孝。”切谏以前朝宦官专政的惨痛教训为戒,勿开皇权旁落之门,触挠逆珰魏忠贤。
先是,魏忠贤对林尧俞颇为敬慕。尧俞善于书法,忠贤修建府第时请他书匾,尧俞不应。忠贤遂矫旨命书,尧俞不得已承旨,大书“畏天堂”三字,并题曰:“礼部尚书某奉旨书”。忠贤拿出饼食,自称亲手制作,欲加拉拢。尧俞以南人不惯面食辞却。[6]到忠贤见尧俞上疏后,对他更是怨恨不已,多次对别人曰:“林宗伯无意纶扉(指内阁)一席地耶?何遽张拳相向?”尧俞闻之,笑谢曰:“予知祖制,不知其他。”
到了选用太监之日,魏忠贤援引故事,欲居中座。尧俞早就预先告知胥吏,腾空堂中席位,移席于两柱间,并于堂中设香案。忠贤见状,甚为恼怒,曰:“钦遣吾侪,例应中座,部院居次。奈何今日废例乎?”尧俞正色曰:“公等原由本部选进,安可一旦入选,便相跻踏?”魏忠贤傲气顿挫,竟令撤去所有席位。魏忠贤与客氏(熹宗奶母)相好,狼狈为奸,怀冲太子之诞时,机谋诡秘,几乎危及母后张氏。尧俞对熹宗身边的一二个侍从,列举古今顺逆报应事例,晓之以理,太监们才比较安分。
魏忠贤是明代宦官专政最为疯狂凶残的一个,自号九千岁,亲自提督厂卫(东厂与锦衣卫),残酷至极,人们避之惟恐不及,林尧俞却一再与其斗争,显其胆略与智慧。林尧俞又作《咏炭》诗,辛辣嘲讽魏忠贤及其阿附者,诗云:“正是高寒欲雪天,聊为置汝铁炉前。休嫌面目皆成黑,也道薰蒸暂有权,残灸冷浆争附热,垂帘闭户苦多烟。应知倏忽阳和候,变作寒灰火不燃。”为人所传诵,魏忠贤闻之,益恨林尧俞。
帝王眷爱 坚意请归
林尧俞掌礼部,恭敬勤勉,尽心守职,不失风度,为熹宗所敬重加爱。主持庆陵工程时,相度独勤,周行霜雪中,不惮劳苦。熹宗驾幸太学时,车驾到雷园桥时拥塞,一时引导随从的大臣踉跄失次。尧俞奏对趋蹡,不失常度。郊祀祭天时,尧俞为前导,熹宗步伐甚速,回头见尧俞被护驾的侍从们阻塞,不得前行,伫立以待,并告诫侍从让路。一日,尧俞恭进大祝册(大祭礼祝文的册书)[7],自中御道直抵皇极门,熹宗起身接册,览阅良久,亲自送尧俞下殿阶。
林尧俞每逢主持颁历、受玺、进呈实录,面对帝王,吐音洪亮,盘辟周旋,悉中规矩,熹宗为之肃然,往往受到褒奖。诸大礼仪完成后,尧俞的官邸里赐物相望。累加太子太保,诰赠三代,礼数优异。
明天启五年(1625),鉴于魏忠贤阉党之祸益炽,林尧俞去念迫切,坚意乞归。熹宗屡加慰留,尧俞情辞益加恳切,准予告假[8],驿传车马送归。
林尧俞归莆后,于城南南溪岭建别墅,名曰南溪草堂[9]。又建留云阁,与名僧、故友染翰赋诗,以为乐事。其《南溪》诗云:“才得名山便卜居,况兼云水称樵渔。自知邱壑生来相,好读神仙方外书。旧堰废塍依作沼,松萝藤蔓葺为庐。鵁鶄溪上间相傍,城市庞公迹渐疏。”其二云:“斜风细雨半春潮,濯濯新栽嫩柳条。地迥谁留莺不去,人闲兼喜鹤能调。松花饷客过寒食,邛竹寻僧度野桥。试问云芽今茁否?龟山此路不曾遥。”
友人林元霖和诗,论尧俞辞官居乡清闲自在的神情逸致。诗云:“得闲风月真成主,无恙溪山解待人。凭他兜子(无厢软轿)来往还,谁知尚书自在身。”[11]
林尧俞归莆的次年,卧病不起。其为人简俭清贞,临终遗嘱曰:“衿(衫)帽惟时,含敛不施,欲造(到)极乐之国,以登兜率之天(天界)。”遂谢世,终年六十九岁。赠少保,谥文简。
综观林尧俞仕途,可谓曲折起伏。久滞翰苑十载,居家二十余年,至明熹宗天启朝方得重用,才学得以发挥,赋性得以张扬,显示一位恭慎守职、疾恶如仇、端直不挠的名臣风度。
林尧俞一生著述颇丰。有《溪堂文集》二卷,《溪堂诗集》四卷,《玉恩堂存稿》八卷。《明诗综》称:“其诗温润典则,浏丽轻飏。见若其易,而不知其磨错之难。卑不可抑,高不可亢,浅而有章,深而不穷。”誉之为天地阴阳之气,会合冲和的“太和元音”。[11]
历四十年(1612)四月,林尧俞居乡时,尝与致仕在家的礼部尚书陈经邦,应兴化知府马吉之请,共修《兴化府志》,时距康大和、林云同共修的《兴化府志》(万历甲戍志)近四十年。开篇伊始,陈经邦因受命外调,遂由尧俞主修,明年书成,历时一年半,世称《万历癸丑志》。全书计五十九卷,增康大和《万历甲戍志》八纲为十纲。今国家图书馆仅存残本二册。
[5]《闽书》林尧俞传及一些传记,讹为“充成”,据〔清〕林岵瞻《莆田县志稿》改。
[6][11]〔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六十。
[7]《闽书》林尧俞传作“大祀册”,又有传记作“大礼册”,疑为字讹。
[8]今人传记多称致仕,非也。何乔远《闽书·林尧俞传》称,林尧俞晚年,“以乞骸骨请,再疏慰留。后情辞益恳,予告传归而遂卒。”“乞骸骨”即官员年老请退,但熹宗不允尧俞所请,对他“慰留”,即安慰挽留,最后才“予告”,即准予告假回家。古时休假曰“告”,故这里的“告”释“告假”,即带官在职休假,而非致仕(辞官退休),这对尧俞显然是一种优厚的待遇。
[9]〔清〕廖必琦《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一《舆地志》云:“南溪。去凤皇山三里为南溪亭,亭中有浣花坞、雪涧、小天门诸胜,林尚书尧俞建,今遗址犹存。”又,今人宋湖民《莆田掌故见知录》云:“去凤凰山三里为南溪,明尚书谥文简林尧俞建亭于此,中有浣花坞、雪窦、小天门诸胜。今遗址就湮,仅有一石刻,文震孟书lsquo;南溪rsquo;二字,岿然独存耳。余尝偕慰民、平若往拓石刻,纸初上石,辄为风裂破,如是者五次,竟空手而归。”又,张琴《民国莆田县志》第六卷《古迹》云:“南溪草堂。在南山后南溪岭,明尚书林尧俞别墅。清初知县俞荔重葺之,艺松种竹,顿复旧观。今已片瓦不存矣。”明何乔远《闽书·方域志》“凤凰山”条目曰:“(南寺)去寺三里,有大迂坑。乱山中,有泉喷涌,汇为澄潭,两岸如削。邑人宗伯林尧俞辟治之,曰:南谿(溪)。山负乎楼背,水周乎堂下。”对南溪草堂的记述甚为明晰。近有人考证认为,南溪草堂是在常太的莒溪,完全把林尧俞草堂的方位搞错了。以上四条历史记载,充分有力地确认其非也。莒溪之说,不仅违背众多的历史记载,亦有悖于古人草堂的命名规例,更违背创建别墅的初衷。历史研究,分析、设想、推断都是允许的,但切不可先入为主,以臆想去代替史实。
[10]〔清〕郑王臣《莆风清籁集》卷二十五。 (续完)

复读者:《24史莆仙人物传》《莆阳名人传》由【景行书店】(石室路95号)发行。

分享至:
打印】  【关闭